法律知识

偷越国境罪立案标准

2021-06-29 09: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涉外法律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涉外法律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我国的国境管理法规当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任何人员出境或者是外来人员入境,都必须经过我国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查,如果私自放行他人出境的话,或者偷渡到我国,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属于违法行为。那么,偷越国境罪立案标准?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仔细归纳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偷越国境罪立案标准

  我国刑法对偷越国边境罪的立案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立案追诉:第一、偷越三次以上国边境、屡教不改的;第二、实施违法行为后偷越国边境的;第三、在偷越国边境时暴力威胁工作人员的;第四、造成重大涉外事件和恶劣影响的;第五、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

  二、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组织他人偷越国境集团的首要分子;

  (2)多次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或者组织他人偷越国境人数众多的;

  (3)造成被组织人重伤、死亡的;

  (4)剥夺或者限制被组织人人身自由的;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6)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

  (7)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三、本罪与叛逃罪的界限

  1、犯罪主体不同。偷越国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而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仅包括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还包括国家机关内的非从事公务的人员。

  2、犯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偷越国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偷越国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对国境的正常管理秩序造成破坏,而仍然希望这一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而叛逃罪直接故意的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应叛逃,而仍然故意为之。

  3、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偷越国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境管理法规,偷越国境的行为;叛逃罪在客观方而则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处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4、犯罪客体不同。偷越国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国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叛逃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偷越国境罪立案标准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偷越国境罪的立案情况主要有:偷越三次以上国边境、屡教不改的、实施违法行为后偷越国边境的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涉外法律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157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涉外法律律师团,我在涉外法律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