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浅谈如何规避审计信息公开化给基层审计机关带来的审计风险

2011-02-12 10: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审计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审计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作者:iaudit.c…2007-11-13来源:中国审计网审计信息公开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不断实施,审计信息公开也正由上至下逐步推进,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也将面对审计信息的公开化。基层审计机关在此背景下除了要应对通常的审计风险外,
作者:iaudit.c… 2007-11-13 来源:中国审计网
审计信息公开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不断实施,审计信息公开也正由上至下逐步推进,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也将面对审计信息的公开化。基层审计机关在此背景下除了要应对通常的审计风险外,还将面临一些特别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被审单位更广范围提出复议引发的风险。在审计信息公开化的情况下,被审单位在审计信息公开后将面临更多的关注,而审计机关公开的审计信息更多地集中在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被审单位是不愿意在审计信息中被提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就有对审计信息中涉及的问题申请复议的意愿,进而加大了审计机关的风险。   2、公众对审计信息质疑引发的风险。由于信息的流动性,审计信息的受众将不仅局限于基层地区,而是信息所能达到的各个角落,例如全国。因此广大公众相对于基层审计机关可能拥有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有能力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公开信息进行判断和质疑,进而影响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风险,以及公众对审计机关的信任风险。   为了应对审计信息公开化情况下出现的审计特别风险,基层审计机关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努力:   1、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加大审前调查力度,贯彻“全面审计 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对重大问题要查深查透。基层审计机关应该督促一线审计人员认真贯彻审计署6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有关规定,在审计中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及时完整地记录审计日记,客观准确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严格执行审计三级复核制度等等。在对被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时,应充分考虑被审单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判断被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针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领域,进行重点审计,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   2、不断提高对审计人员素质培养的投入。基层审计机关应该时刻向广大审计人员宣传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同时要积极地为审计人员营造出一种学习的氛围。基层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基层审计机关还可通过组织一些交流活动,比如组织基层审计机关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组织与上级审计机关的交流,以及组织与本级财政部门、国资部门等其他政府机关之间的交流。交流活动可以以座谈会、自由讨论、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控制审计风险的能力。   3、更多地向社会宣传审计,听取社会对审计的意见。审计信息公开既要向社会公众对外公开信息,也要公开征集社会公众对审计的建议,使广大社会公众理解审计,支持审计,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有了他们的支持,审计机关将能够更好的履行神圣职责,进一步降低审计的风险。(作者:上海市审计局 刘德安)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审计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260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审计法律师团,我在审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