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

2014-06-30 16: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审计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审计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虽然目前学者们对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内容、定位等尚未达成共识,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但对社会责任审计进行研究、探讨后提出多层次、多角度的观点有利于对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的深入系统研究,促进了其理论...

  虽然目前学者们对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内容、定位等尚未达成共识,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但对社会责任审计进行研究、探讨后提出多层次、多角度的观点有利于对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的深入系统研究,促进了其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的进步。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前辈的思路构建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模型。

  (一)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引入战略理论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经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其优势逐渐展露出来并被社会广泛接受与运用。因此社会责任审计可以借鉴风险导向审计分析方法建立风险模型。建立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模型是为了对风险因子进行量化,以便审计人员能根据风险的大小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但是过于细化的风险因子在具体应用时难以确认和计量,因此有必要把风险因子进行归类后再分类。

  (二)影响社会责任审计的风险因子

  社会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导向性很强、范围广、难度高、风险较大的工作,在审计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社会责任的审计风险。本文将风险因子分为以下五类。

  1.企业的行业及其环境(X1)。任何社会责任行为都不能脱离其环境独立存在,宏观经济环境、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环境、法律制度环境、会计政策环境等都影响着社会责任审计风险。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相关,并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必须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行业环境包括行业污染程度、行业成长性、行业竞争程度、饱和程度、行业的技术先进水平等。若被审计单位处于高污染行业,则需要承担更多环保责任,政府的环保要求越高,面临的环境风险就越大。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被审计单位可能会利用会计政策来粉饰社会责任报告,因此,会计政策环境的变化对社会责任审计风险影响很大。审计人员需要对社会责任会计数据进行审验,通过指标量化、分析和评价实现审计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2.被审计单位内部治理结构(X2)。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差错和舞弊,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可能会加大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诚信度越高,经验越丰富,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就越高,相应的审计风险就越小。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者存心造假、误报,即使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也保持了应该有的职业谨慎、制定并执行了合理的审计程序,也还是有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审计判断。此外,被审计单位业务性质越复杂,重大错报风险就越大;管理人员遭受异常压力时,重大错报风险加大。

  3.社会责任审计内容(X3)。社会责任审计内容是社会责任报告鉴定过程中审计主体所关注的具体审计范围及业务项目的总和,其界定是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切入点,直接影响到审计的实施效果。关于社会责任的内容,许多学者对其做了界定,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认为社会责任的审计内容至少应包括企业对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政府及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涉及企业的经营战略、薪酬制度、雇佣关系、环境保护、营销策略和业绩评价等多方面的相关信息,包括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内容复杂,范围广,因而审计风险随之增加。

  4.社会责任审计标准(X4)。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对具体事项进行评价的指标与准绳,社会责任审计需要建立统一的审计标准,规定每一项被审计社会责任活动必需达到的标准和范围,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对具体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以评判在各个细分指标方面被审计单位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只有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基本要素,包括目标、主体、对象、原则、准则进行充分的把握才能比较全面地分析问题。目前由于理论研究力度、深度不够,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责任审计理论体系,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标准、质量控制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全面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增加了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691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审计法律师团,我在审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