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的对策

2014-06-30 15: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审计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审计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是非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随时都会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对我国现行的有关审计的法规应处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方...

  (一)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是非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随时都会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对我国现行的有关审计的法规应处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方面等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保证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审计监督依据的法律法规涉及方方面面。因而,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依法审计的前提条件,从构成上应该包括宪法、经济法、商法、民法、刑法、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从内容上应该包括调整各种法律关系的具体条款。其次,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应从保护注册会计师利益出发,不断地完善有关权利义务的法规,不断地与法律界沟通,使法律界能认同审计责任的界定标准,帮助注册会计师来反击那些毫无根据地扩大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进而影响公众对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理解和认同。

  (二)增强审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保证审计质量、维护审计声誉的需要。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全面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来加强风险意识,明确审计小组、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要求审计人员严格地执行审计规范,将责任具体落实,促进审计工作中各级审计人员各负其责、各担风险。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等。应切实强化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和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范其审计行为,使其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严格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提高审计质量服务,认真编制计划,收集证据,以谨慎职业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发表审计意见,增强在复杂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降低审计风险。

  (三)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

  采取积极有效的审计方法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技术保障,要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础上,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风险,并进行符合性测试,借以确定审计风险,找准审计突破点,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范围以及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在确定的风险水平的基础之上,根据会计报表不同部分风险的大小,以风险较大的项目为重点,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强调针对不同客户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针对不同的、特殊的风险点,实施不同的程序,有效地降低风险。努力地推进审计技术创新,运用各种新技术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采用多种审计方法,扩大审计证据范围,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科学把握审计重点,合理确定细节测试,改善证据的客观性,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569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审计法律师团,我在审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