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浅论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2011-02-18 10: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审计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审计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以内部网络(Intranet)为手段与Intranet网融为一体,使其会计信息的处理越来越数字化,与手工操作或单机运行下的会计信息的输入、传递、处理和输出有了很大差别,这就给传统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提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以内部网络(Intranet)为手段与Intranet网融为一体,使其会计信息的处理越来越数字化,与手工操作或单机运行下的会计信息的输入、传递、处理和输出有了很大差别,这就给传统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提出一些看法。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网,利用通信线路把分布不同地点的多台电子计算机、大容量存贮器、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等互相连接在一起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可以共享。在这种网络系统中,各用户对所管理的不同方面负责,通过中央控制器将各自的信息进行适当交换,并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利用对方的系统进行有关操作(需授权)。有的采用联机数据输入技术,输入数据时不产生和留下原始凭证,或者采用实时文件更新技术,各原始数据在输入计算机后,立即处理,数据文件随时都在更新,而且计算机也不会随时打印信息处理结果,也就是没有输出信息。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和处理会计信息的方式极大影响了传统审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一、审计范围

  在非网络审计中,审计的范围具体说就是审计单位,而且是少部分有权力进行手工或单机运行处理会计信息的人员。审计涉及的范围较窄。网络系统之下审计范围仍然没在改变,但是其触角却延展开去,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在网络系统中能接触到会计信息处理的人可能不仅仅是审计单位的少部分人员,由于其资源的共享性,使得访问共享资源的人可能非法进入,那么能接触会计信息处理的人就有可能涉及整个网络用户,也就是说出现数据错误就可能不是审计单位造成的,这样就很难确定责任人,如果再把审计范围局限在审计单位似乎不太公平。但又为什么说审计范围不变呢?笔者认为审计范围触角延伸只是意味着审计人员考虑审计事项的思路应该拓宽,也就是要从网络角度考虑,只是审计人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审计网络所涉及的全部用户,更不可能去审计审计单位责任以外的其他责任人。但是应考虑到审计范围的延展是会影响审计效果的。

  二、审计对象

  传统审计对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2、被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他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在网络系统中其资源共享的优势使得系统中各工作站都可能同时使用一个信息来源,由各自封闭的系统向整个信息系统敞开,互相影响,互为前提,彼此依赖,也就意味着对网络系统的依赖性大为提高,比如说对于联机贸易,除了最终报告,其信息处理和存贮都具有不可见性,使得所有访问者都只能依赖系统享用最终报告。那么当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过于放心网络系统,而网络系统不能政党发挥其职能,如黑客、病毒攻击、通信技术失灵等,手工或单机下的审计对象的真实、正确、合法等就无从谈起,因此审计对象在网络系统中扩大、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等内容也出现在审计对象中。

  三、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来源

  非网络系统中,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是指形成审计证据的各种文字、数据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磁带、磁盘、磁鼓等。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手工输入或键盘输入。网络系统中,审计所依据的信息完全可能通过网络中其他用户处得到,这大大削弱了非网络系统的输入控制,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使审计线索也变得复杂而紊乱,加大了审计难度。

  四、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即实施审计监督的执行者,也就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网络系统的发展应用,使得审计人员必须渗透到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计算机的应用程序,甚至到每一个数据文件中去。《国际审计准则第15号》关于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中规定:“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系统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处理系统有充分的了解,以进一步对委托审计的条件做出计划,并了解电子数据处理对内容控制的研究与评估的影响和需要采用的审计程序,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审计人员还应对实施审计程序所必需的电子数据处理具有足够的知识”。这无疑对当前缺乏计算机知识或掌握不够全面的审计人员是个巨大的挑战,也许有人认为完全可以请计算机专家辅助审计即可,虽然这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但是我们应认识到对审计人员来说是最有利的审计证据而对计算机人员来说可能再正常不过了,各自衡量同一事物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计算机专家可能不懂审计。而且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外的辅助人员越多,越依赖于他们,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地位、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会受到越大威胁。但尽管如此要使我们的审计人员精通计算机,在当前是很困难的。所以给我们的审计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五、审计风险

  一般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网络系统中资源的共享性和数据存取的灵活性,使整个系统的安全难以控制,尤其是用户的分散,数据安全控制等完全左右了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水平。而其固有风险笔者认为在计算机辅助下是应该可以降低的。从总体上来看,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并且其控制措施也会与非网络系统下有所不同,毕竟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已有很大改变。

  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是极具震动性的,除了笔者所述的几个方面,还有诸如通信技术的改变等方面。如何适应新的审计环境是我们审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以上内容作出分析以期对审计工作有所帮助。 相关热词: 网络系统 审计
审计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393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审计法律师团,我在审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对实行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当确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包括披露)是否适当;(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易、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2.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2)分析实施程序;(3)观察和检查。3.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目标),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责任主体) 【设计和执行】(手段)的政策及程序4.内部控制的要素(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2)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过程的作用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影响被审计单位实现经营目标能力的各种风险。针对财务报告目标的风险评估过程则包括:识别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经营风险,评估风险的重大性和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采取措施管理这些风险。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包括识别与财务相关的经营风险,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3)信息系统与沟通;(4)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务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5)对控制的监督(二)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无论如何设计和执行,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包括:(1)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2)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此外,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5.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二)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三)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例如,被审计单位存在复杂的联营或合资,这一事项表明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又如,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该事项表明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例如,在经济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资产的流动性出现问题、重要客户流失、融资能力受到限制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又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一场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这些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四)控制环境对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五)控制对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六)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6.特别风险的含义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这些风险通常简称特别风险。7.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1)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如果认为仅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无法将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控制,并确定其执行情况。(2)在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能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通常取决于自动化信息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可能性。(3)注册会计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应以获取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并可能随着不断获取审计证据二做出相应的变化。(4)因此,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样,也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8.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9.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10.控制测试的时间控制测试的时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何时实施控制测试;二是测试所针对的控制适用的时点或期间。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确定控制测试的时间,并确定拟信赖的相关控制的时点或期间。如果仅需要测试控制在特定时点的运行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只需要获取该时点的审计证据。如果需要获取控制在某一期间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仅获取与时点相关的审计证据是不充分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辅以其他控制测试,包括测试被审计单位对控制的监督。11.,制测试的范围控制测试范围是指某项控制活动的测试次数。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控制测试,以获取控制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有效运行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2.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13.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范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对什么层次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在高度汇总的财务数据层次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调整分析层次。第二层含义是需要对什么幅度或性质的偏差展开进一步调查。14.形成审计意见时对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 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上评价是否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所有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能够印证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和与之相矛盾的审计证据。 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一系列因素: (1)认定发生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以及潜在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潜在错报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性。 (2)管理层应对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性。 (3)在以前审计中获取的关于类似潜在错报的经验。 (4)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包括审计程序是否识别出舞弊或错误的具体情形。 (5)可获得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 (6)审计证据的说服力 (7)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