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会计的方法是复式记账法

2011-11-23 13: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会计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会计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会计作为一门科学,从1492年到现在,它的基本方法是没有变化的。会计的基本方法可以说是复式记账法,也可以说是会计方程或会计等式,因为复式记账法是由会计等式演变而来的。重新认识会计学,就是从会计主体、会计方法及会计的应用范围来重新认识会计。当然,我们可以

  会计作为一门科学,从1492年到现在,它的基本方法是没有变化的。会计的基本方法可以说是复式记账法,也可以说是会计方程或会计等式,因为复式记账法是由会计等式演变而来的。重新认识会计学,就是从会计主体、会计方法及会计的应用范围来重新认识会计。当然,我们可以从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理论、会计实务这个角度来认识会计,但这个角度只会限制我们的思维,阻碍会计科学的发展。

  会计的方法是复式记账法,它的根据是会计等式。从会计方法的角度看,会计这500多年没有任何发展,因为当时的复式记账法和现在的复式记账法没有什么区别。什么是会计等式?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业主权益(或股东权益)。资产是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负债和业主权益是资产负债表的右边,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表能够平衡的基础。

  资产为什么会等于负债和业主权益呢?我们可以这么解释:一、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是同一事情的两个方面,所以资产等于负债加业主权益。二、资产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借来的,所以资产等于负债加业主权益。为了证明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加业主权益,我们可以假设资产的种类为Q,资产的价格为P,则资产的金额为M = PQ(这是简化的方式)。这里的M就是货币了,如果我们能够把M和负债和业主权益对应起来,会计等式就可以证明了。

  会计等式是可以变化的,它的变化可以是左边的变化、右边的变化,也可以是左右两边的变化。就纯粹数学而言,等式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等式还是等式。如果等式一边同时增加又同时减少某个数,等式仍然可以是等式。会计等式的内容限定了会计等式的变化形式,使其永远是等式,这便是复式记账的基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用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虽然形式和借贷记账法不同,但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它们的基础都是会计等式。强调记账方法不同的人,是不是对会计的理解不太深刻?

  和会计方法不同,会计的主体则是变化的。会计主体可大可小,会计主体大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小可以小到企业的一个部门。当会计主体大到一个国家时,这时的会计叫社会会计,当会计主体小到企业的一个部门时,这时的会计则是责任会计。即使是以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它也是变化的。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当会计主体由两个或以上的企业构成时,就有合并会计主体的问题,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主体合并为一个会计主体。合并会计主体可以简化会计主体,这是它的优点,以此同时,也会产生缺点。合并会计主体首先影响的是各会计主体之间的投资,把原来会计主体之间的投资关系,并成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关系,于是有争议的少数股东权益就出现了。更为糟糕的是,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是一回事,当合并会计主体时,就会模糊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之间的界限。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主体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这一切都会挑战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

  会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宽,这为那些想搞资本运作骗钱的人提供了条件。全世界的资本运作都是以骗钱为目的的,这从美国的安然到中国的德隆已经得到了证明。资本运作的基础一是企业制度,二是货币制度,这两个制度都是有问题的制度,正是这两个有问题的制度,才为那些资本运作的高手提供了骗的基础(有想搞资本运作的人可以和我联系,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搞资本运作又不犯法的方法)。

  会计范围的变化,一方面冲击会计假设,另一方面也冲击会计原则。比如会计主体假设,当会计的范围越过国界,且会计主体之间相互控股时,这时的主体假设是不是只是流于形式?再比如货币计价,当两种货币出现时,无论你选用那种货币,这时的货币计价是不是把另一种货币变成商品,需要给另一货币再计一次价?我们经常使用的权责发生制,当它遇到衍生金融工具时,是不是太落后了?

  这一切的发生,希望我们重新认识会计科学。

  编辑推荐:

  复式记账法的替换

  复式记账法的替换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会计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428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会计法律师团,我在会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