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损害商业信誉 商品声誉罪的立案标准

2022-02-09 07: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反不正当竞争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意思是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的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那么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

  (2)造成恶劣影响的。

损害商业信誉 商品声誉罪

  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观要件: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包括:

  其一,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

  其二,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其三,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具备其他严重情节。

  2、主观要件: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3、主体: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4、客体: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里的商业信誉,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誉,包括社会公众对该经营者的资信状况、商业道德、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积极评价。商品声誉,是指企业投放市场的商品在质量、品牌、风格等方面的可信赖程度和知名度。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立案标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用。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且需要符合一定的要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714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我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