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

2021-06-29 11: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反不正当竞争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民事诉讼当中,诉讼参与人可能会采用虚假捏造的事实来提起民事诉讼,伪造证据欺骗司法机关,这种行为会构成虚假诉讼罪。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

  1、一般情况下,行为人采用的是虚假捏造的事实,伪造有力证据欺骗司法机关。当然,虚假诉讼罪可能还会存在隐瞒实际真相的行为发生。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行为人为了某得不正当的利益,隐瞒事情的真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提出虚假诉讼。比如,可能另一的当事人的义务已经完全履行,但是行为人恶意毁灭签署的债务文书以及各项资料,提出诉讼,要求对方再次履行自己的义务,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这种行为就属于采用欺瞒事实的方式提出虚假诉讼。

  2、虚假诉讼罪只能发生在民事诉讼的案件中。如果行为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行为不属于虚假诉讼罪的范畴。虚假诉讼罪申请的民事诉讼需要包括一个完整的诉讼流程,其中包含民事诉讼的起诉、立案审理、开庭宣判、执行监督等等程序。行为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不法目的,不仅仅提出虚假诉讼,还递交伪造的文书、判决书、仲裁文件等等。对于行为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这是一种严重破坏司法程序的行为,不仅仅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还对司法机关的工作以及公正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破坏,所以该项行为属于虚假诉讼罪的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

  二、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

  2、客观要件

  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

  3、主体要件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单位或者是个人。

  4、主观要件

  主观上只能是故意。

  三、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307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假诉讼,仅限于民事诉讼领域,旨在打击滥用诉权、捏造、伪造证据,利用司法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而不是限制普通人的诉讼权利,因此,适用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要因此就被吓到,放弃起诉维权的决心。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虚假诉讼罪的行为人采用的是虚假捏造的事实,伪造有力证据欺骗司法机关,当然,虚假诉讼罪可能还会存在隐瞒实际真相的行为发生。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670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师团,我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