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有效期几年

2021-05-10 14: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经济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经济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随着我们国家的普法活动的推进,大家都越来越有法律意识,尤其是在做一些事的时候会选择签订合同来保护自己的权利。那么,借款合同有效期几年呢?今天,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内容,希望对您能产生一定的帮助。

  一、借款合同有效期几年

  1、只有借款时间,并未约定还款时间的,债权人即可以在三年诉讼时效到期之前,也可以在认为债务人经济状况恶化,无力偿还欠款时随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借条上明确约定还款时间时,则诉讼时效的计算自约定的还款时间起3年内。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借款合同有效期几年

  二、款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

  借款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支付违约金或者支付罚息。

  支付违约金,是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借款合同约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这是对违约人的违约行为的经济制裁,带有惩罚性。

  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两种形式。

  所谓法定违约金,是指违约金的数额、幅度、范围和支付方式等由法律法规加以规定。如《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当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借款合同条例》规定,借款人不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的,借款人有权收回部分或者全部贷款,对违约使用部分,按银行规定的利率加收罚息。借款人不按期偿还借款,贷款人有权限期追回贷款,并按银行规定加收罚息。因贷款人的责任未按期提供贷款的,应按违约数额和违约天数,付给借款人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的计算与《借款合同条例》所规定的罚息的计算相同。这里的“罚息”就属于法定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是指法律法规未作规定,而是由当事人在合同中加以约定的违约金。无论是法定违约金还是约定违约金,只要当事人一方在客观上有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的违约事实,就应当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贷款人限期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发放新贷款。贷款人为了执行国家赋予的信贷监督职能,对借款人违约必须采取信贷制裁措施,贷款人有权限期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发放新贷款。这也是违约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

  具体地说,在下列情况下,贷款人对违约人可以采取这种措施:

  (1)借款人由于继续收购销售小、储存大和边处理、边积压商品而导致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偿还的;

  (2)借款人对质次价高、残损变质商品不积极处理,从而导致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偿还的;

  (3)借款人擅自动用自有资金向外单位投资的;

  (4)借款人挪用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或用于财政性开支或者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用于职工福利的;

  (5)借款人使用贷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三、借款合同违约金应怎么确定

  银行借款合同一般是由银行一方依据有关金融法律法规及规章制作的格式合同,少有违约金条款的约定。

  在审判实践中违约金条款多见于民间借贷合同中,有的约定违约金高出借款本金好几倍。

  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高或过低,依照《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由当事人提出调整请求,法院不能主动调整违约金。至于借款合同中违约金的调整是否可以由法院依职权调整?有的法官认为借款合同是特殊合同,国家规定的利率是强制性规定,特别是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利息和违约金之和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借款人即使未请求调整违约金的,法院也应依职权进行调整。否则会为民间借款合同的贷款人变相放高利贷提供了规避法律的途径。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借款合同有效期几年的相关法律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完上述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总的来说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具体合同的有效期按合同的约定。若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找法网的律师进行咨询。

经济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377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经济纠纷律师团,我在经济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