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梳理未成年人遭家庭侵害主要三个特点

2015-03-02 18: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妇幼保护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妇幼保护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近日,四川一未成年少女发帖举报,称其在四年内多次遭其继父殴打、猥亵、强奸甚至怀孕打胎,触目惊心的事实再次使公众聚焦到家庭侵害这个沉重的话题。媒体梳理发现,近年来家庭侵害事件时有发生。为何本应是...

  近日,四川一未成年少女发帖举报,称其在四年内多次遭其继父殴打、猥亵、强奸甚至怀孕打胎,触目惊心的事实再次使公众聚焦到“家庭侵害”这个沉重的话题。媒体梳理发现,近年来家庭侵害事件时有发生。为何本应是孩子“安全港”的家庭,却成了“暴力源”?

  家庭侵害牵动社会神经

  近年来,家庭侵害未成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呈现多发之势。继母频频吊打、继父多年性侵、女童饿死家中、严重烫伤致死等案件,牵动社会神经。2013年10月全国妇联发布的《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提到,10至17岁儿童遭到父亲和母亲家暴的比例分别为43.3%和43.1%,目前我国儿童家庭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媒体梳理近段时间来发生的家庭侵害未成年人的事件发现,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恶性侵害。2014年6月,河北6岁男孩在家中遭到继母殴打,双手被捆绑吊起长达3个小时。后男孩因部分上肢缺血性坏死做了截肢手术,左手手腕以下被截肢,右手仅保留了大拇指和食指。在这类家庭恶性侵害儿童案件中,继父、继母往往成为施暴的主角。

  ———意外侵害。2014年5月,一名在杭州打工的父亲为惩罚在读四年级女儿抄作业,将其双手反绑跪地进行体罚,后发现女儿满脸发紫、停止呼吸,经抢救无效死亡,一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和声讨。这种简单粗暴的“皮带”式教育,往往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

  ———看管不力。2014年11月15日,经过多天治疗,北京两岁男童落入热水桶离世,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人生。9天前,这名男童不慎掉入自家洗衣店的热水桶中,全身92%被高达90℃的热水烫伤。与之类似的“饿死女童”等事件表明,看管不力也是对儿童的一种“软性侵害”,后果往往极为严重。

  预防和制止需多方合作

  一些从事儿童权益保护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要保护儿童免受来自家庭的伤害,还需多方合作才能有效预防和制止。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宝义表示,构建完善的儿童家庭保护体系迫在眉睫,落实家庭保护有很长的路要走。应该让家长等监护人意识到侵害未成年人的严重性,了解其带来的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等违法代价,在思想和行为上约束自己。

  在家庭侵害儿童事件的处理方面,专家建议应该构建多机构多部门联合的儿童家庭保护体系,公安、妇联、社区等要敢于直接干预,医疗系统要建立专门的处置机构。

  一线医护人员一旦发现儿童有受到家庭暴力伤痕,要及时通知有关的儿童保护组织,切实把保护未成年人的新规落到实处。

妇幼保护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238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妇幼保护法律师团,我在妇幼保护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