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

2012-12-19 06: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妇幼保护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妇幼保护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调整对保护负有义务的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的规范,有关组织和个人如果不按照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应当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一、申诉与诉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调整对保护负有义务的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的规范,有关组织和个人如果不按照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应当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一、申诉与诉讼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他的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情况下,这里提到的“监护人”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有关主管部门”是所有与未成年人保护有关的主管部门,即包括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条件下也包括有关的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如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被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诉诸于法律,但必须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诉讼。

  二、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所承担的民事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规定对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人给予一定的民事制裁或强制措施。

  1.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7条规定的是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就是加害人因自己的过错,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或人身权而造成损害时,应当对受害人负赔偿的民事责任。构成侵权责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必须有损害事实。无论是财产损害、精神损害还是直接损害或间接损害,都应当是存在的事实。②必须有民事违法行为的存在。即加害行为必须是违法的。③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④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是构成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

  2.本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7条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本条对未成年人保护中可能出现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没有超出现有的民事法律规定。其中的“合法权益”是指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一般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又可以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种。

  三、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义务构成行政违法而应当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1.本法规定的承担行政责任的违法行为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保护中存在的主要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行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体罚、变相体罚未成年人的行为必须予以制裁,但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同时,不排除违法主体承担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②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行为。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③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行为。④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为。[page]

  2.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强制执行

  法律赋予有关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权,目的是为了贯彻实施本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行政机关只有依法行使处罚权,才能达到惩治违法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强制执行的有关规定完全适用于未成年人,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四、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本法规定了的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的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为了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列举了几种我国刑法规定的较为多见的严重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1.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的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的犯罪属于虐待罪。其中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客体,既侵害家庭成员间的平等权利,又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的身体和精神进行摧残压迫的行为;它的后果可能是被害人身心遭受摧残,甚至重伤、残废或死亡,或导致被害人自杀;主体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抚养关系;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2.司法工作人员违反监管法规,对被监管的未成年人实施体罚虐待的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司法工作人员违反监管法规,对被监管的未成年人实施体罚虐待的,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即犯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的,依据我国《刑法》第234条、第232条的有关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犯罪属于遗弃罪。我国《刑罚》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溺婴的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溺婴属于故意杀人罪,依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为溺婴的情况比较复杂,在处理时应做具体分析。

  5.明知校舍有倒塌的危险而不采取措施,致使校舍倒塌,造成伤亡的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这种犯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据《刑法》第138条的有关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page]

  6.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向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7.引诱、教唆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卖淫的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强迫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引诱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该文为共青团中央2000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问题研究”的部分成果。原载《青少年法规解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主编:周振想;副主编:于凤菊、林维;撰编人(以姓氏笔划为序):于凤菊、林维、岳西宽、周振想、姜丽萍、徐章辉、潘度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妇幼保护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692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妇幼保护法律师团,我在妇幼保护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