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品行”二字引起热议

2012-12-19 06: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妇幼保护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妇幼保护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日前第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第18条评价学生的表述用了品行二字。法律这样规定是否会伤害未成年人尊严?引起常委会组成人员仔细推敲并引起了热议。草案第18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日前第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第18条评价学生的表述用了“品行”二字。法律这样规定是否会伤害未成年人尊严?引起常委会组成人员仔细推敲并引起了热议。

草案第18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庄公惠委员说,“品行有缺点”属于道德定性,应该从草案中删掉,改为“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任何学生都应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这才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群体进行保护的要求。

王涛委员建议,将“品行有缺点”概括地改为“有缺点的学生”,因为缺点的涵盖面比较宽,也包括了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在内。

还有委员提出,建议将“品行有缺点”改为“心理有缺陷”,因为未成年人品行有缺点,大家普遍认为是心理有缺陷、生理有缺陷等,不从道德方面去作判断,避免伤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表述,袁驷委员说,“品行有缺点”让人听起来不舒服。未成年人在发育成长阶段,有缺点也是指他违背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议改为“品行不规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从保护的角度规定,而不是给未成年人品行定性。

妇幼保护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449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妇幼保护法律师团,我在妇幼保护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