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的原则

2012-12-27 0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财税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财税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所谓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基本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所谓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基本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所以,税法必须就涉及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收入总额、扣除范围和标准、资产的税务处理、亏损弥补等。

  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所得额(即会计利润),往往是不一致的。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税法规定,应当依照国宗有关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因此,企业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利润,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必要的调整后,才能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身睑业所得税。这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坚持的一项原则。主要理由是  (一)按企业所得税法来规范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实现公平税负的基本要求

  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并非简单地合并几个税种,而是要通过改革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与税负高低密切相关,在税率一定的条件下,纳税人应纳税额的数量取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应纳税所得额大,应纳税额就多;应纳税所得额小,则应纳税额就少,而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所以,应税收入和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是否统一,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企业经济性质不同而存在的差异,但仍然存在着行业间的差别。如果不用税法来统一和规范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改变应税所得的确定从属于企业财务制度的做法,必然使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上不统一,造成企业之间的税负不公平。这样,部分企业甚至可能在“合法”的外衣下,虚列成本费用,偷逃国家税收。

  (二)按企业所得税法来规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要求

  确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国际通行的做法是,纳税人对其收益及其与收益有关的成本、费用、资产、债权债务等事项,必须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处理,对其按有关财务制度规定计算的利润应当依据税法进行调整后,才能申报纳税。只有将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办法与企业财务制度的核算相分离,才有利于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page]

财税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444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财税法律师团,我在财税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