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怎么算

2020-11-16 14: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财税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财税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企业所得税,乃一种国家对于境内的所有企业,又或者是组织所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而征收的一种税项,是国家税收的一部分,那么,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下面让找法网小编为当事人介绍一下吧!

  一、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二、企业所得税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国有企业、集体企、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

  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企业是指按国家规定注册、登记的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独立经济核算是指同时具备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等条件。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使用本法,这两类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可,避免重复征税。

  以上是一篇关于“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方面的文章的介绍,介绍了企业所得税方面的计算公式,还有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以及纳税人方面的问题。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敬请咨询我们找法网的律师!

财税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619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财税法律师团,我在财税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根据《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应纳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应纳税所得额×33%   根据《细则》规定:企业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纳税期限的实际数预缴,按实际数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的l/2或l/4或者按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所得税。据此,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月(季)预缴所得税款=月(季)应纳税所得额×33% 或:   月(季)预缴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33%   企业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都应在月(季)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3%   汇算应补(退)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一各月(季)预缴所得税税额合计   纳税人不能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33%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企业节税基本步骤:    第一,策划确定收入额,并尽可能将某些项目的收入排除在外。   第二,策划确定成本、费用、损失额,并尽可能将某些项目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在内。   第三,正确计算并确定企业利润总额,并尽可能缩小化。   第四,计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只要不超过5年弥补额越多,应纳税所得额越少,对节税越有利。   第五,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六,计算境外税收抵免额,并尽可能多地抵免,抵免越多,应缴税额越少。   第七,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并尽可能挂靠低档优惠税率,在应纳税所得额一定的条件下,税率越低,对节税越有利。   上述各步骤,一般结合企业的帐簿进行,根据企业对收入、成本、费用、损失的处理方法。调整那些和税收规定相持的地方。即在企业帐面利润的基础上调整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额。这样,企业所得额的计算转化为帐面利润的调整问题。   应说明的是调整帐面利润,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帐面必须进行调整。可以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帐面利润加上(减去)差额即可。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