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税务风险有哪些

2019-06-26 14: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财税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财税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我国,由于税务方面的相关概念与程序较多较复杂,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的过程当中,就会面临较多的问题,而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要承担相关的税务风险。今天就跟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企业税务风险有哪些及相关问题的解答。

  一、企业税务风险有哪些

企业税务风险有哪些

  1、企业纳税意识不科学,税务风险观念不强

  我国许多企业虽然意识到到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但是大部分企业还是处于国家权威的强制性,对于纳税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被动的纳税可能会使企业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经济业务的税收适用法规,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企业纳税不准确,没有尽到依法纳税的义务和享受依法节税的权利。同时由于企业自身权益的不清楚,一味迎合税务征收机关的要求,导致企业有些利益没有享受或者企业利益受损时缺少维权意识。这样就产生了税收风险。

  另外税务风险一方面可能导致企业无意识的多缴税而加重企业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企业无意识的偷税。而无论哪种结果,都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众多企业对纳税风险的严重性认识不够,纳税风险控制呈现缺失状态。

  由于企业纳税意识及风险意识不科学,必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决策中缺乏对税务风险控在组织机构设立以及整体考虑,没能把税务风险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对税务风险的设计缺少整体性与协调性。实际工作中,企业各个业务部门互不干涉门又缺乏对各个业务部门的税务监控,导致缺少相应的配合,增加企业不必要的纳税风险。

  2、企业办税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一般来说企业的税务风险随着办税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而降低,反之亦然。但是现在我国的企业办税人员对税务、财务、会计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对业务的了解和掌握并不是那么熟悉和透彻。由于办税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限制,对税法的掌握不准,虽然可能主观上没有偷税意识,但是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并没有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去做,或者即使表面上符合,但是事实上却导致偷税,给企业带来了税收风险。另外由于办税人员的沟通等能力可能欠缺,与税务机关和企业其他部门沟通不够,无法针对企业的自身特点设计出合理、合法、有效的税务风险控制方案。

  3、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的不对称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是增加纳税人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相当一部分具有适用性、比照性的政策处于非公开状态,税务机关对于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一般仅限于有效范围的解释。对于新出台的税收政策,缺乏提醒纳税人予以关注的说明,因此很容易误导纳税人,使其跌入税收陷阱。

  4、国家税收政策和征管方面的影响

  税收政策变动时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现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中重要手段,总是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具有相对较短的时效性。另外,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税收政策的时常变化,增加了企业把握税收政策的难度,就会带来税务风险。另外我国税收法律、法规层次多,部门规整和地方法规复杂,导致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准,从而可能利用不当而导致税务风险。而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不太健全,企业又面对国税和地税两套征收系统,这样导致企业与税收征收机关对税法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带来税务风险。

  5、外部经营环境复杂

  客观经营环境特别是税收秩序方面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对企业税务风险形成影响。

  二、企业税务登记证注销的涉税风险

  (一)清缴税款有企业自行决定之意。目前,企业税务登记证注销只需缴销所领购发票和交清企业账面应缴税款即可,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其实企业账面数据是企业自行计算申报的,在纳税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企业有意无意存在税收违法行为还是大量存在的,没有税务机关和有权的第三方机构税款清算报告等的监督,就有可能存在较大的涉税风险。

  (二)恶意注销有发展壮大之势。因企业存在税收违法行为,为保证即得的税收违法利益,预防被税务机关查处的后果,经过中介或相关人员的税收“策划”,利用注销税务登记证不需进行税务稽查必经程序的漏洞,“见好就收”的情况越来越多。从各地税务机关之间对有问题有疑点的发票进行协查得到的“企业已注销”的答复增多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恶意注销的增长态势。

  (三)税收监督有基本失控之嫌。基层税务机关对恶意注销企业税务登记证形成的税收违法风险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但如何采取措施实施有效的监督还没有引进高度的重视,让企业恶意通过注销税务登记证来逃避税收和税收违法行为处罚的阴谋屡屡得逞。

  三、企业税务登记证注销的现实状况

  (一)企业注销户数增多情形复杂。现在企业办证程序简便容易,每年注册企业明显增加,因经营状况不佳等原因注销企业登记的自然也较多;企业注销登记分为因分立解散、被其它公司收购、营业期限届满等原因实行的正常注销和逃避税收及违法处罚的恶意注销两种形式,而恶意注销的情形越来越复杂。

  (二)企业注销管理偏松有待规范。在鼓励创新创业和法治社会的新形势下,降低企业注册的门槛,减少事前监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事中和事后监督就应加强,更要注重事后监督,在企业注销税务登记证时,依然与过去一样只要求交清账面自行申报税款和所领购发票,就可办理注销手续的规定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企业注销监管各地执行不一。企业税务登记注销的涉税风险已经引起各地基层税务机关特别关注,有的税务机关管理严格,在办理注销前一律由稽查部门进驻稽查并出示税务稽查报告,或只由税源管理部门出示税款清算报告,或只要求交清账面应纳税款和领购发票就可办理注销手续。

  看到这里,找法网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企业税务风险并不是不可预见、不可规避的,只是在日常中时刻注意就可以了,好了以上就是企业税务风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财税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712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财税法律师团,我在财税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