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车祸判决后多久拿到钱

2019-03-21 14: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生活中随时都看有意外发生,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责任人是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赔偿受害人的损失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那么,车祸判决后多久拿到钱?交通事故如何索赔?车祸死亡赔偿流程是什么?下面就让找法网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具体内容。

  一、车祸判决后多久拿到钱

  开庭后一般会在半个月左右下判决。判决在双方收到十五天后都没有上诉,保险公司会很快把钱打过来的。

车祸判决后多久拿到钱

  二、交通事故如何索赔

  1、擅自驾驶车辆发生事故的索赔对象,未经同意擅自驾驶车辆致人损害的,应以擅自驾驶者为索赔对象。但车辆所有人和保管人存在管理上的瑕疵,则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

  2、无偿同乘时发生交通事故的索赔对象,无偿搭乘他人机动车,因该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受到损害的,应酌情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但基于经营目的的实施的无偿搭乘以及依法享受免票的除外。

  3、出借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索赔对象,借用他人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由机动车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借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明知所出借的机动车有缺陷仍出借,并因该缺陷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

  (2)明知借用人没有机动车驾驶资质仍出借的;

  (3)明知借用人存在醉酒、疾病危险因素仍出借的;

  (4)借用人下落不明的;

  (5)未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6)有其他过错的。

  由此可见,如果肇事者没有能力支付赔偿金,受害者还是有办法进行索赔的,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债权凭证,今后十年之内的可被执行财产都可支付给受害者。

  三、车祸死亡赔偿流程是什么?

  1、首先由交警作事故责任认定。

  2、赔偿方面,首先由交强险在以下限额内赔偿事故对方。

  有责限额:致死致残11万,治疗1万,物损2千

  无责限额:致死致残1.1万,治疗1千,物损1百

  3、如果交强险还不够赔,根据交警认定的事故责任按以下比例再赔。

  全责100%,主责70%,同责50%,次责30%,无责0

  如果事故对方是非机行人的话,再加10%(全责除外)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如下规定:

  a.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b,第二十七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c,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d.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以上三点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与交通判决后多久拿到钱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果我们不幸遭遇了车祸,不要慌张,依据相关的法律,在合法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出车祸后对于自己拿到的赔偿金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当事人觉得要给自己维权的时候可以找专业的律师来为你打官司。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欢迎访问找法网。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677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