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年北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2021-10-27 09: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根据《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北京人身损害赔偿的多少是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那么,2022年北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是什么?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您了解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2022北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1、医疗费

  以实际支出为准,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后续治疗费可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5、住院伙食补助费

  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目前北京市标准为50元/天。

  6、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7、住宿费

  合理范围内以实际支出为限。

  8、残疾/死亡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9、残疾辅助器具费

  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10、丧葬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1、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12、精神损害赔偿

  依据伤残程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

  13、财产损失

  以实际损失为准。

 2022年北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二、2022年北京人身损害赔偿计算

  1、住院伙食补助费

  目前北京市标准为50元/天。

  2、残疾/死亡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丧葬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4、被扶养人生活费

  城镇:26275元×被抚养年限÷抚养人人数×赔偿指数

  农村:13553元×被抚养年限÷抚养人人数×赔偿指数

  依据北京市统计局2018公布的数据:

  上一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06元

  上一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0346元

  上一年度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240元

  上一年度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8810元

  上一年度北京伤残赔偿标准:

  死亡/一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806420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366740元

  二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725778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330066元

  三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645136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293392元

  四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564494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256718元

  五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483852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220044元

  六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403210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183370元

  七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322568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146696元

  八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241926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110022元

  九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161284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73348元

  十级伤残

  城镇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80642元,农村居民死亡/伤残赔偿金36674元

  三、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

  1、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的计算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诉讼时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间的起始计算,而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容易的,对于人身损害赔偿时效的起算却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受害人必须在起诉前知道自己所受财产损失的具体数额,否则无法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条“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体权的侵权行为一经实施完了,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

  对于侵害健康权的,要分受伤之日、侵害时不能发现的伤害确诊之日的不同来计算诉讼时效。

  对于造成丧失劳动能力的,须在确认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后,才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的计算

  理论上讲,侵害身体权和侵害生命权的侵权行为,应当按照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执行。而《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是对侵害健康权行为的赔偿请求诉讼时效,应当适用1年的规定。

  3、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适用

  目前没有对侵害精神性人格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只能适用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如果在适用《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在提出生命健康权的财产损失赔偿的同时提出精神抚慰金的赔偿,则随同受到特殊诉讼时效的限制。

  4、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侵权普通法与侵权特别诉讼时效适用不同

  对于特别法应当一律按特别法的规定,如《国家赔偿法》诉讼时效规定为2年(第32条第1款);《产品质量法》诉讼时效规定一律为2年(第45条第1款);《环境保护法》诉讼时效规定一律为3年(第42条);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不能完全适用《民法典》特殊时效的规定,保护请求权。

  5、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

  按照《民法典》第188条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这是法律规定的诉权保护最长期限,超过这一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便失去诉权,不再受法律保护。(第32条第1款);《产品质量法》诉讼时效规定一律为2年(第45条第1款);《环境保护法》诉讼时效规定一律为3年(第42条);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不能完全适用《民法典》特殊时效的规定,保护请求权。

  最长时效也有特别法的特殊规定,如《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请求权满10年丧失(第45条第2款),而不适用《民法典》第188条规定的20年最长诉讼时效,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而关于“2022年北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如果你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476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