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定义

2021-03-13 08: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发生交通事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大家要注意正确的处理方法,减少纠纷发生的几率,不要因此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那么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定义是什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定义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是指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时所应承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设有专章,除明确规定有关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安全法》的规定外,对于租赁、借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已交付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时的责任承担;转让人和受让人对拼装或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盗窃、抢劫或者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时的责任承担;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人逃逸时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分别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本案由也适用于因上述纠纷形成诉讼时有关案由的确定。

  二、怎样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有:

  1、行为责任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

  3、路权原则;

  4、安全原则;

  5、结果责任原则;

  6、事故认定书审查原则。

  三、交通事故责任有几类

  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1、全部责任。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担事故的责任。

  2、同等责任。双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作用相当的,双方负同等责任。

  3、主次责任。双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4、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事故的,根据各自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5、推定责任

  (1)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的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3)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定义的相关介绍,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处理,大家要注意具体的方法,同时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事宜,在驾驶车辆的时候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这样也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一下找法网的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221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