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2021-04-30 12: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隐患也随之增加。而对于驾驶车辆出行来说,步行的人可谓是“手无寸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行人遭受的损害是最大的。那么,机动车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划分责任?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根据该条的规定,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的交通事故,实行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即不论机动车一方有无过错,只要没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机动车驾驶人就要承担全部责任。

  这与过去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一方的过错责任原则不同,体现了保护弱者的法律精神。在适用严格责任场合,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责任是原则,减轻或者免除责任是例外。如果机动车一方想要实现责任的免除或者减轻,可以有两种方式:

  (1)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是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故意造成的;

  (2)证明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违反了交通规则,存在过错。在第一种情况下,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在第二种情况下,要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根据当事人各方行为对造成事故损失原因力的大小来具体确定减轻责任的幅度。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当事入的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入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减轻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比例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1)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80%一90%的损害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一70%的损害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40%一50%的损害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20%一30%的损害赔偿责任。

  3、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交通意外事故造成损害的,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进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

  二、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紧急处理

  1、立即停车

  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果在夜间发生交通事故还需打开示宽灯和尾灯,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2、及时报案

  当事人应及时将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打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民警报案。同时可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求救(医疗急救求助电话:120)。如果事故现场发生火灾,还应通知消防部门(火灾求救电话:119)同时告知引燃原因、火势大小及被困人员情况;

  3、保护现场

  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包括其中的车辆、人员、牲畜、遗留的痕迹并确保散落物不被随意挪动位置。抢救伤者,应在其原始位置做好标记,不得故意破坏、伪造现场。当事人在交管人员到达之前,可用绳索等材料设置警戒线,保护好现场;

  4、抢救伤者或财物

  确认受伤者的伤情后,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尽最大努力救助,并设法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除未受伤或虽有轻伤但本人拒绝去医院诊断情况外,一般可以拦搭过往车辆或通知急救部门、医疗单位派救护车前往抢救。对于现场物品或被害人的钱财应妥善保管,防止被盗被抢;

  5、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当事人首先应关掉车辆引擎,消除火灾隐患。事故现场禁止吸烟。如果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需要将此情况报告交管部门及消防人员,同时做好防范措施;

  6、协助现场调查取证

  当事人必须如实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事发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应积极配合、协助警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7、投保机动车强制保险或商业保险的应及时报案。

  三、交通事故处理时间期限是多久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交通事故处理相关时限为:

  1、当场认定、当场调解

  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当场进行调解。

  2、24小时内

  (1)对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时起24小时内办理立案或不予立案手续。决定立案的,应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交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审批;

  (2)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管辖,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决定,并通知争议各方;

  (3)下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移送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事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224小时内,作出移送或者由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继续处理的决定;

  (4)对于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交通警察应当在24小时以内对肇事人、其他当事人、证人进行讯(询)问。

  3、1日前

  调解参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的,应当在预定调解时间1日前通知承办的交通警察,请求变更调解时间。

  4、2日内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检验、鉴定结果后2日内将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交当事人;

  (2)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2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5、3日内(3日前)

  (1)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后3日内提出重新检验、鉴定的申请;

  (2)当事人对自行委托的检验、鉴定、评估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评估结论后3日内另行委托检验、鉴定、评估;

  (3)对接到报案后,经调查不立案的在3日内将不予立案的依据,当事人的权利等事项,送达报警人;

  (4)对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3日内提交“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

  (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调卷公函后,应当在3日内或者按照其时限要求,将交通事故案件调查材料正本移交给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

  (6)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于调解时间3日前通知当事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针对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为您作出的详细解答。其实,通过阅读上文,我们就能知道,不论是机动车之间,还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都是按照谁过错大,谁承担的责任多的原则划分的。可见,无论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还是行人,在出行时都必须严格遵守交通事故。最后若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772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