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逮捕要什么条件

2021-03-29 21: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一般属于轻微的交通事故,此种交通事故只要处理好赔偿事宜即可。但是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的就可能触犯交通肇事罪,可能被处以一定的刑罚,符合逮捕条件的还会被逮捕,那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逮捕要什么条件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有关的内容。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逮捕要什么条件

  对提请批捕的交通肇事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交通肇事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生效的交通事故认定责任书、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肇事车辆检验报告等证明发生触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行为的证据。

  2、被害人伤情照片、伤情鉴定、尸体检验报告、损失财产照片及估价证明等证明交通肇事行为造成了如下严重后果之一的证据: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对事故负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造成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情节严重的。

  3、证明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证据。

  4、证明交通肇事的行为出于过失的证据。

  5、证明交通肇事犯罪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同案犯和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二)有证据证明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2、显示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视听资料。

  3、被害人的指认。

  4、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5、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6、证人证言。

  7、交通肇事后具有逃逸情节的证据材料。

  8、证明犯罪嫌疑人所驾车辆为肇事车辆的技术鉴定结论及性能检测报告。

  9、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证据己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交通事故认定责任书等证据。

  2、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视听资料。

  3、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被害人的指认。

  4、其他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5、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6、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7、其他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证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逮捕要什么条件 

  二、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条件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失。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则不存在罪过,因而不能认定是犯罪。

  (2)要看行为人有无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行为人必须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后果,且对该后果负责的条件下,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犯罪。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某种危害结果,但既没有违法交通管理法规,主观上也不具有过失,则应当属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

  三、肇事逃逸顶包逃逸判几年

  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包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包。动机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交通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准确打击交通肇事人和“顶包人”。

  “顶包人”如果是一般主体 ,则应定包庇罪;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隐私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逮捕要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发生了交通事故后如果造成人员伤亡的就必须要及时救助伤者,等待交警过来现场处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当积极承担相应的罪行。如果交通肇事立案后符合条件的侦查机关会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631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