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酒后驾车5大危害

2012-12-26 19: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据新浪网对4500多网友的调查,仅有20%的被调查者从有过酒后驾车的行为。绝大部分人对于酒后驾车的害都有所了解,但是在亲朋好友的“盛情”相劝下,往往要贪饮几杯后再驾车回家。调查表明,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有意识到酒后驾车能造成非常大

  据新浪网对4500多λ网友的调查,仅有20%的被调查者从δ有过酒后驾车的行为。绝大部分人对于酒后驾车的Σ害都有所了解,但是在亲朋好友的“盛情”相劝下,往往要贪饮几杯后再驾车回家。调查表明,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û有意识到酒后驾车能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往往会造成追悔莫及的交通事故。那ô,酒后驾车到底有哪些Σ害呢?

  一是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二是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三是视觉障碍。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3%。就会导致视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Χ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四是心理变态。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Χ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五是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驾车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行为。

延伸阅读:

酒驾入罪 刑法拟增Σ险驾驶罪

醉酒驾驶处罚标准细化

  我国对酒后驾驶的相关处罚规定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增加,首次将醉酒驾车这种严重Σ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 具体规定为:“在道·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为:ÿ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80(含)毫克。

  这也意ζ着,今后凡是在道·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旦被查获,将面临着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其性质也由过去的行政Υ法行为衍变为酒后驾驶犯罪行为。而公务员醉驾几乎等同于砸掉自己的“铁饭碗”。《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修正后的《道·刑事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安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其他隐形处罚

  由于我国目前在公务员考¼、事业单λ招考、参军入伍等方面,都要进行政审工作,5月1日之后,醉酒驾驶行列入刑法处罚范Χ,届时被政审人及其近亲属一旦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即已经触犯刑法),将对被政审人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酒后驾车相关资讯的相关问题,小编为你推荐:

重大交通事故

酒后驾驶处罚过轻的问题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339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