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后还能报保险吗?

2018-11-29 09: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实践中,如果肇事司机在肇事后自行离开现场的,那么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后还能报保险吗?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和受害人首先要冷静下来,然后再报警,等待交警前来处理,保护现场,抢救财物。如果肇事司机在肇事后自行离开现场的,比如前往医院等情形,那么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后还能报保险吗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后还能报保险吗

  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

  其次,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建立的基础是伤残等级鉴定基础之上。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

  第三,伤残等级后确认后,依据当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来确认各项赔偿责任。

  第四,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伤亡,可以聘请律师,律师费用也由将来的败诉方承担。

  综上,离开现场不等于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仍需赔付。

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后还能报保险吗?

  二、肇事逃逸保险免赔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车主投保的《机动车损失保险条款》及《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一般都将“交通肇事后逃逸”列入免责条款。因此,如果投保车辆的司机交通肇事后逃逸,保险公司往往依据免责条款不予理赔,这样会给投保人的索赔带来很大麻烦,可能达不到投保的目的。

  肇事后司机之所以逃逸,一般出于恐慌心理、畏罪心理、侥幸心理等。判定肇事司机弃车逃离现场的行为是否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关键在于司机逃离现场主观上是否“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本案中,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王某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现场,交警也未认定王某系交通肇事逃逸,而且王某已委托他人向保险公司报案,现场并未破坏,也未造成人员伤亡,所以不构成逃逸。

  但法官还是要提醒大家,在发生交通肇事后,一定要及时报案,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员。逃逸意味着驾驶员放弃了对被害人采取抢救措施,并将被害人放到一个存在随时可能被其他过往车辆碾压的危险环境中,这不仅对被害人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肇事司机不履行及时救护的法定义务,又形成了新的违法行为,严重者或构成故意杀人。

  三、交通肇事逃逸责任

  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属情节加重犯,刑法将此规定了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如全国关注的郑州市公安局民警张金柱交通肇事案。张在驾车行驶时因车速过快,将骑自行车的苏东海和其儿子苏磊撞得飞弹起来摔倒在地,同时将苏的自行车挂在肇事车下。沿途群众不断惊呼,张仍疯狂逃跑,将苏东海挂在车上拖行1.5公里后被武警和群众截获才被迫停下。最终苏东海重伤,苏磊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死刑,以交通肇事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执行死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后还能报保险吗?的相关内容。综上,离开现场不等于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仍需赔付。找法网在此提醒大家,在发生交通肇事后,一定要及时报案,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员。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361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