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协商需要出院后才能协商吗

2021-07-30 12: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致人受伤,应该第一时间送医治疗,双方赔偿问题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给出后,可以认定责任划分,赔偿问题还需要双方协商。那么交通事故协商需要出院后才能协商吗?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交通事故协商需要出院后才能协商吗

  没有区别,对于赔偿的事项,双方可以友好协商,该赔的就赔,对此,最高法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赔偿的,应当提供相应就诊记录、票据、凭证等证明材料。

  相关法律:《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知》第17条

  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道赔偿。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内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容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二、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比例是多少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6、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应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7、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三、交通事故后怎样协商补偿问题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可以自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后,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可以报警。

  上面的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法律知识。综上可知,双方出院前出院后都可以协商,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要求赔偿的,应当提供相应就诊记录、票据、凭证等证明材料。可见多了解法律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543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