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自首

2021-12-11 15: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的增加,那么当出现了交通肇事的情况,并有逃逸行为。但是在之后又进行自首应该怎么处罚呢?下面就让为大家带来的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自首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人民法院考虑到自首情节,对其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1、公民应当遵守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

  安全驾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冷静处理,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报警,等待交警部门处理。

  2、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保险公司一般会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商业险免赔的事由。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要加重刑罚,还将导致商业险难以索赔,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具体情节进行处理。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免予吊销驾驶证的处罚,但其处罚仍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处罚

  二、肇事逃逸会不会有案底

  1、公民的案底一般是由于其受到过法律制裁所留下的,任何案底都会进入个人的档案,而进入个人档案之后,案底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工作,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择校。

  2、一般是由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将公民所犯的罪行记录在其个人档案中,记录到档案中的案底,一般不会被消灭,或者是抹去,除非有其他特殊的司法解释进行规定。同时未成年人犯罪的,如果骑士后表现良好,有认真悔过的态度,那么可能会酌情将奇案底进行封存,请封存后的案底,不代表已经消灭,仅表示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其他人所看见,也是对未成年人犯的一种酌情处理。

  2、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根据其情节的轻重,以及最后造成的结果,和当事人的态度,综合评价对肇事者定罪量刑。一般交通肇事产生相应,交通事故,责任人员都是处于主观故意,而这种情况,如果造成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可能会对肇事者处以徒刑。

  4、如果交通肇事逃逸,除以图形的驾驶人员,其被判决的内容必然会作为案底纪录在其档案中。但是某些交通事故,情节轻微,驾驶员逃逸后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驾驶员会面临行政处罚,若双方当事人就赔偿事宜达成协调,且驾驶员旅行态度良好,积极配合,那么相关部门可以对肇事者酌情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5、如果交通肇事后,给他人带来财产损失,且拒绝赔偿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对肇事者,除以一定的行政处罚,那么其处罚决定也应记录在其个人档案中。所以发生交通事故之后,责任人不应该逃逸,即使没有发生重大的事故,也应该妥善处理好事故现场。

  三、交通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1、无伤亡情况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2)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4)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5)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6)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7)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8)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有伤亡情况

  《刑法》第六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意思就是拘留后最短3天开始处理,最长37天处理。或是批捕或是取保候审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自首的相关内容如果在交通指示逃逸之后,选择自首的话,是存在一定的几率可以减轻将会受到的处罚的,属于如果存在交通肇事的行为,最好是选择进行自首。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009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