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交通肇事逃逸车要被扣多长时间

2021-07-04 11: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交通事故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能力也提高了,人人都有一台车,道路上已经车满为患了,随之交通事故也多了。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因逃避法律责任而离开现场的,就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并且交通管理部门对逃逸者和车辆会进行查缉,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车要被扣多长时间?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交通肇事逃逸车要被扣多长时间

  对肇事逃逸车辆进行扣留的,扣留期限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一般是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车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三十九条 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严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停车场停放扣留的事故车辆。

  第五十八条 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停车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领取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车要被扣多长时间

  二、发生交通事故是不是只要逃逸就会犯罪

  交通肇事罪,是肇事方在公共交通范围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因此,交通肇事要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需要符合法定的条件才可以,普通的交通事故,一般属于民事案件,不能受刑罚处罚。

  发生交通事故时,存在以下情形的一般均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8、严重超载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经过交警的认定,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会被检察院提起公诉,交通肇事罪根据具体的情况将会可能面临以下刑罚:

  1、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若在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车要被扣多长时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查缉到逃逸车辆后,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对扣留期限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通知当事人领取车辆。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交通事故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215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交通事故律师团,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