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不受理的情形

2015-08-05 15: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行政诉讼是指个人或组织,对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了个人的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是一种合法有效的手段。那么行政诉讼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诉讼不受理怎么办?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范围

  找法网网友提问:行政诉讼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诉讼不受理怎么办?

  找法网律师回答:行政诉讼法第11条正面规定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完整的受案范围还包括限制性排除的规定。

  一、行政诉讼不受理有哪些?

  法律明确规定不受理的行为——前四种是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后五种是《行诉法解释》第1条规定的。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以国家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内部人事管理行为 行政机关对所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作的任免、奖惩、调动、福利等决定,工作人员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四)法定终局裁决行为

  (五)刑事司法行为 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这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行为,但实质意义上则为司法行为。公安、国家安全机关行使职权具有双重性质,这里的刑事诉讼行为不受行政法规则调整和支配。

  (六)行政调解行为与法定行政仲裁行为 调解是一种当事人自愿接受的“管辖”,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发生影响的决定因素是其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机关的意志。行政调解只是一种行政的规劝、建议,达成调解协议也主要依赖平等主体间让渡权利、处分权利。劳动仲裁或其他法定仲裁的主体往往不是行政机关,故而对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七)不具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行政指导行为也不具有强制性,因而没有必要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

  (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重复处理行为一定是维持了原结论,没有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发生新的得、丧、变更的影响,只是对以往结论的肯定和维持,故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九)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这里的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主要是指行政行为有效成立以前的内部运作、程序性的准备行为、调查取证等事实行为,此种行为尚未发生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得、丧、变更变化的实际效果。

  二、如何处理

  根 据行政诉讼有关解释,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天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阿紫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7日 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受诉法院在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诉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 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法院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者指定下级法院审理,也可以自行审理。因此,你可向上级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政诉讼不受理的相关法律问题,对于法律中明确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法规、内部人事管理行为、法定终局裁决行为等,法院都是不予受理的,有相关需求的朋友可以向高一级的法院申请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671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