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市北法院暑假送法进校园

找法网官方整理
2014-08-08 15:44
导读: 真没想到仅踢翻一个凳子,就被判处10个月有期徒刑,不懂法律盲目追求"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真是害人害己。一堂远离违法犯罪、构建平安校园的法治讲座过后,一位中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近日,市北区人民...

  “真没想到仅踢翻一个凳子,就被判处10个月有期徒刑,不懂法律盲目追求"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真是害人害己。”一堂“远离违法犯罪、构建平安校园”的法治讲座过后,一位中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近日,市北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暑假期间送法进校园,通过典型案例向学生们讲解了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受非法侵害等知识。“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动机盲目、团伙犯罪普遍、犯罪年龄段集中、财产型犯罪居多等特点。”市北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赵X介绍。近5年来,市北区共发生未成年犯罪案件101起、 人,133 总体呈上升趋势。

  犯罪动机盲目

  案例:张某平日里很讲哥们义气,一天,他接到朋友孙某的电话要求帮忙“站场助阵”,教训教训与其发生矛盾的李某。在不了解事情来龙去脉,也未判断这么做是否违法的情况下,张某仅凭“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冲动就欣然前往。孙某等人打砸了李某的小店,张某为虚张声势用脚踢翻了店内的一个凳子,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10个月有期徒刑,另外7人分别被判处 10个月至1年3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

  点评: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识别能力低下,对人生观认识模糊,对美、丑、善、恶有时分不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少年受一些影视作品影响,盲目崇拜并错误地认为“英雄豪杰”就是逞强好胜,敢打敢拼,讲哥们义气,并在现实中效仿这些所谓“英雄豪杰”的言行。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盲目模仿一些素质低下的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仿效电影、电视中的暴力行为,稀里糊涂地走上犯罪道路。此案中,张某只是踢翻了一个凳子,如果放在其它时间和场合,可能连治安处罚都不够,但因为他是随同他人到达犯罪现场并实施了具体的犯罪行为(踢凳子),因此他依法应受到刑事处罚。

  团伙犯罪普遍

  案例:在去年该院审理的一起抢劫、盗窃、寻衅滋事案件中,主犯刘某的年龄最大被称为“大哥”,其他 6人从14周岁到17周岁不等。他们多是同学、邻居关系,平时早晨背书包一起上学,晚上结伴放学回家。但只要“大哥”一声召唤,他们立刻会逃学前往听从刘某指挥。他们曾多次配合刘某以暴力手段抢劫超市、参与打架、盗窃他人财物,6人最终被分别判处1年3个月至4年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

  点评:青少年囿于自身阅历较浅的限制,作案时常纠集多人,或傍倚成年罪犯。他们相互利用、随机组合,规模不断扩大。这种犯罪与一般的犯罪集团不同,参与者多具有同学、邻居等关系,组合过程更简单,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上的临时纠合,并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但有的已具有犯罪集团雏形。近5年,市北区宣判的133名未成年罪犯中,参与团伙犯罪的有78人,占59%。

  财产型犯罪居多

  案例:中学生董某痴迷网络游戏,因经常逃学到网吧玩游戏被学校开除。为筹集上网资金,一天,董某跟踪一名低年级学生到一僻静处,拔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威胁其交出财物。被拒绝后,董某对这名学生拳打脚踢直至其交出身上所有的钱。但只过了20分钟,董某就在网吧内被公安机关抓获,最终以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点评:未成年人较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看到别人穿名牌、吃喝玩乐就极力模仿,没钱就去偷、去抢,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据统计,在该院宣判的133名未成年罪犯中,盗窃、抢劫等财产型犯罪人数达到98人,占74%。法律规定:盗窃数额达到2000元或3次以上盗窃、扒窃、入户盗窃的即构成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抢劫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强,其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还同时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因此法律在打击抢劫罪时往往予以严惩,只要构成抢劫罪基准刑就是3 年以上有期徒刑,具有法定情节的可以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犯罪年龄段集中

  案例:在该院今年审理的两起未成年人诈骗案件中,潘某等6名被告人均是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打工时认识了一些不法分子,学到不少诈骗他人钱财的歪招。经过多次演练、配合,6人组成一个诈骗团伙,出入我市各早市,专门骗取老年人钱财,最终6人相继被抓获并获刑。

  点评:在近5年该院宣判的133名未成年犯中,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犯有9人,16至18周岁未成年犯达124人,占93%。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都已接近成年人,但又处在青春萌动期不够成熟,极易受外界影响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的犯罪手段呈现出成人化趋势。“综合近年来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犯罪还呈现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犯罪手段暴力性、犯罪时机突发性、涉性犯罪呈上升趋势等特点。”赵X介绍。文盲及小学学历的未成年罪犯占133人中的 13.5%,初、高中学历的占86.5%;使用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暴力手段犯罪的达78人,占59%。

  未成年人如何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应如何进行自我防范?赵X认为,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 40条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二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心未成年犯心理健康

  媒体了解到,在少年审判工作中,该院引入心理干预机制,建立“心灵家园”亲情工作室,由具备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业人员对未成年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未成年当事人化解各类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纠正不正确的认知模式和非逻辑思维,学会调整人际关系,强化适应能力,构建健康生活方式。“我们有两支志愿者队伍,一支由具备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业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组成,负责对未成年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另一支是由法官与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共同组成的"启明工程"志愿者队伍,他们通过组织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提升未成年犯的道德水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赵X说。

治安处罚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980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治安处罚法律师团,我在治安处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1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市北法院暑假送法进校园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治安处罚法问题
市北法院暑假送法进校园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