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鉴定书的真伪怎么查

2021-09-06 09: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司法鉴定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司法鉴定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只要是在损害赔偿当中,不管是人身损害还是财产损害,都有可能涉及司法鉴定,因为各自的证据肯定具有偏向性。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鉴定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证据,而鉴定结果要成为证据,法院会对鉴定结果的真实性,证据效力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才能成为证据,那么鉴定书的真伪怎么查?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鉴定书的真伪怎么查

  在诉讼中,常常遇到需要委托鉴定机关鉴定的情况,律师或者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或者人民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以此来确认鉴定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

  2、委托鉴定的材料;

  3、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4、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5、明确的鉴定结论;

  6、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7、鉴定人员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

  如果一份鉴定书上述内容不全,那么这份鉴定书肯定存在瑕疵,不能以此鉴定书作为定案的依据。

 鉴定书的真伪怎么查 

  二、审查鉴定人是否进行登记取得鉴定人资格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国家对从事下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法医类鉴定;

  物证类鉴定;

  声像资料鉴定;

  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根据这一规定,从事上述四类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必须进行登记取得鉴定人资格后方可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这是对鉴定人登记管理的总的规定,公安、司法机关根据这一规定又制定了具体的规定: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鉴定人,是指依法取得鉴定人资格并被公安机关鉴定机构聘任,从事法医类、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声像资料检验、电子物证检验、心理测试和警犬鉴别等检验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八条: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人,经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从事鉴定工作。

  《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鉴定人,是指依法取得鉴定人资格,在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中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会计鉴定以及心理测试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条:鉴定人经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人民检察院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进行鉴定工作。

  如果鉴定人没有相关鉴定资格而作出鉴定结论的,那么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就不能被作为定案的依据。

  三、审查鉴定人是否存在应该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1条的规定,下列四类人员不能作为鉴定人: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是从事鉴定的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是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凡是鉴定人存在回避情形而没有依法回避的,那么由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就依法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取得《人民检察院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进行鉴定工作。如果鉴定人没有相关鉴定资格而作出鉴定结论的,那么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就不能被作为定案的依据。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鉴定书的真伪怎么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律师或者当事人可以通过审查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委托鉴定的材料;鉴定人的资格进行审查,确定鉴定书的真伪。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司法鉴定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791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司法鉴定律师团,我在司法鉴定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联法条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