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家电盛装背后:超半数家电企业应收账款上升

2019-05-26 22: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商帐追收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商帐追收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截至10月31日,格力电器(000651,股吧)(000651.SZ)空调的“家电下乡”登记出货量达856万台,而登记销售量却只有103万台,差额达753万台。库存减少,并不意味
<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截至10月31日,格力电器(000651,股吧)(000651.SZ)空调的“家电下乡”登记出货量达856万台,而登记销售量却只有103万台,差额达753万台。

  库存减少,并不意味着消费终端抬头,超过半数的家电企业应收账款上升,格力的数据至少说明相当的库存只是被转移到了渠道层面。

  谁动了家电企业的库存?

  Wind数据,在家电板块29家公司中,17家公司三季报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正增长,其中澳柯玛(600336,股吧)(600336.SH)、美菱电器(000521,股吧)(000521.SZ)和海信电器(600060,股吧)实现净利翻倍,海尔、格力等也是稳中有升。

  同时,账面上,家电企业的库存问题也确实得到了一些释放。超过半数的家电公司的库存量同比大幅减少;超过1/3的家电公司存货减幅超过30%。存货减幅最多的是小天鹅A,减幅高达53%,另外,美菱电器(000521,股吧)库存减少44%,美的电器(000527,股吧)减少43%,格力空调减少25%,青岛海尔(600690,股吧)减少32%。

  但一切看起来并不似账面数字那样简单,家电终端需求到底复苏到什么程度?库存减少是被渠道暂时消化还是被终端消费者永久性消化?

  这可以从应收账款发现一些端倪。亮丽的利润和轻装上阵的库存背后,是应收账款的急剧上升。

  29家家电企业中,16家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实现正增长,占比55%。应收账款增长最多的是三花股份(002050,股吧)(002050.SH)和合肥三洋(600983,股吧),前者应收账款增长182%,后者增长142%。值得注意的是,合肥三洋应收账款增长速度是其净利润增长速度的1.55倍。

  这意味着,合肥三洋利润的增长极其依赖经销商赊账销售,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其应收账款到底能不能尽快收回,在接下来的淡季里保证终端销量并不容易;二是应收账款回收情况间接反映渠道库存销售状况,合肥三洋本身的企业库存已经达到3.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如果渠道库存消化不良,企业库存压力更大。

  在家电巨头中,美的电器(000527,股吧)应收账款增长19%,四川长虹(600839,股吧)增长34%。青岛海尔(600690,股吧)对应收账款的控制相对严格,其应收账款仅增长1%,而格力电器(000651,股吧)的应收账款甚至大幅减少。

  看不懂的格力

  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占家电下乡空调销售42%的格力电器以27.75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第三。令人疑惑的是,在企业发货量上,格力空调出货量达856万台空调,数量上独占家电下乡企业的鳌头。而在另一栏显示的登记销售量里只有103万台。这中间的差额达753万台。

  “这可能是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有人放弃补贴,没有开发票,也就没有登记入销售;二是销售滞后效应,兑现补贴登记入账需要一段时间;三是渠道库存问题。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渠道库存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电业人士指出。

  而格力证券部对此的回应是,“这800多万台是公司所拿的标识,其实有些还没生产出来。格力去年才卖了1300万多台空调,怎么可能一个下乡就出了856万台货?并且这其中有些差距是由于农民放弃补贴、或还没到补贴期造成的。”

  但知名家电企业人士刘步尘对此并不认同,“没听过家电下乡需要拿什么标识之类的,国家对此没有限制,如果不是统计表的问题,那就可能是渠道库存的问题。但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差距,格力把货压到经销商那里最多压个二、三百万台,毕竟如果压货太严重,存货无论在谁手上都是个问题。”

  同样的问题,美的电器证券部表示,“出货量是公司真实的发货量,统计上并不存在太多的路径差异。”而海尔方面则表示,“海尔堆在渠道上的库存很少,堆在渠道上有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发货数量统计都是按照国家规定来统计的。”

商帐追收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794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商帐追收律师团,我在商帐追收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