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怎么处理

2018-12-17 10: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侵权责任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网络侵权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并不低于在现实生活中的​侵权行为。那么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怎么处理?以下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带来有关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怎么处理及其相关的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的更新,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也随之提高,但人们在利用网络处理事情的时候,都难以认识到自己正在侵犯着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因此人们应当提高对这方面的了解。那么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怎么处理?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知识。

  一、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怎么处理

  第三十六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该条目的是为了规范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行为,旨在提示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权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删除、屏蔽、断开链接。

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怎么处理

  二、网络侵权的四种类型

  1、是网络经营者(中间服务商)侵害受害人名誉权;

  2、是加害人利用网络侵害受害人的名誉权;

  3、是网络经营者(中间服务商)与加害人共同侵害受害人名誉权;

  4、网络经营者(中间服务商)疏于监控、删除有害信息,或者拒不切断与有侵害内容的网站之间的链接,拒不提供加害人的上网登录资料。

  三、网络侵权的侵权界定

  网络案件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案件的一些显著特征,如网络空间的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这些特点无疑动摇了传统管辖的基础,使法院对网络民事侵权纠纷的管辖面临挑战。网络是技术含量极高的领域,其举证、质证、确认救济方式无一不与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确认管辖权时,还要对法院能否应对技术问题加以考虑,在审级上加以限制,或由一些具备条件的法院集中受理,从而为案件的及时解决创造便利条件。

  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尽快解决传统法律不适应网络空间之处,弥补司法解释的不足,借鉴外国的司法实践,针对网络特性,制定出一套适应中国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具体可表现为坚持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则。对侵权行为地认定,赞成《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观点,“侵权行为地”是“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地的认定首先应坚持禁止一定因素作为确认管辖权的基础,同时应确立合乎目前国情的确定侵权结果发生地因素,如被告对侵权结果地预知并故意希望侵权结果在该地实现,则这类侵权结果地的法院享有管辖权。

  最高法院于2000年11月22日出台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即规定了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的管辖权问题。该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以及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该条在一般情况下明确了管辖地,但当以上两地均难以确定时,“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这等于把“侵权结果发现地”视为“侵权行为地”,即与民诉法的规定保持了基本一致。

  现今社会网络侵权越来越频繁,因此根据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怎么处理以及网络侵权的四种类型,还介绍了关于网络侵权的侵权界定的相关知识等相关信息。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知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582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侵权责任法律师团,我在侵权责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