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专利侵权行为

2013-05-07 17: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侵权责任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摘要: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目录】一、专利侵权行为的特征二、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三、构成专...

  摘要: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目录】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特征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特征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正文】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特征

  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实施专利授权以前的技术、已经被宣告无效、被专利权人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行为。专利法规定了临时保护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的应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4.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1.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

  (1)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2)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4)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5)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6)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7)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仍然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构成专利侵权的行为的条件

  1. 该实施行为发生在该项专利权授权以后的专利权有效保护期内。

  2. 该实施行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3. 该实施行为未经专利人许可。

  4. 该实施行为是法定禁止的侵害行为。

  5. 该实施行为落入该专利权保护范围。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202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侵权责任法律师团,我在侵权责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