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

2021-06-02 14: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诉讼是我国解决纠纷的一个十分实用且有用的途径。其适用范围相对其他途径更为宽广。并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此我国的诉讼也是十分的常见。那么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

  "民事诉讼结案方式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1、判决,法院依法作出裁判,一方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2、调解,原、被告双方经法院调解后,由法院出具调解书,该调解书同样具备执行效力;

  3、撤诉,原告依法撤回起诉。但是撤诉由有几种分类,如原告未缴纳诉讼费、未到庭参加诉讼,视为原告撤回起诉;原、被告达成庭外和解后,原告撤诉等。

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

  二、法院起诉状是什么意思

  起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民事、行政案件的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指控被告的书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

  起诉状亦称“诉状”。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的文书。根据诉讼的性质和目的不同,起诉状可以分为民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和刑事自诉状三类。

  三、民事案件指定管辖程序

  《民诉法》第37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38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四、民事诉讼起诉立案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规定,起诉的实质要件是: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就是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才可以起诉。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899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