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多久

2021-05-12 1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所谓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提供了现实性。那么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多久?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的内容。

  一、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多久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十八周岁以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八周岁以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八周岁以下。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多久

  二、民事行为能力有什么特征

  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条件。权利能力表明了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行为能力则表明了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为民事行为的资格。

  其特征为:

  (1)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和赋予,不由民事主体的主观意志决定。法律确认一个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就承认他有资格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负责的资格。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才有效,才能对其不法行为承担责任,否则,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3)民事主体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有民事行为能力就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通过民事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权利和设定义务。民事行为能力依民事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民事行为能力条件

  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18周岁以上。我国《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是我国自然人成年的界限。对于16周岁以上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2条还对“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认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18周岁以上,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多久的相关内容,一般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的年纪是18岁,也就是成年以后就有了民事行为能力,若是犯罪了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491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