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司职工持股法律问题研究

2012-12-19 08: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关键词:职工持股/激励机制内容提要:公司职工持股制度是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制度,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的智力因素日益提高,脑力劳动这种创造性思维活

  关键词: 职工持股/激励机制

  内容提要: 公司职工持股制度是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制度,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劳动力的智力因素日益提高, 脑力劳动这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在其十分复杂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率和实际效益更多地依赖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 职工的智力和素质在公司财富创造和公司竞争力提高方面, 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里, 实行职工持股制度, 具有实现经济民主、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完善并创新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重要功能。

  一、公司职工持股的理论分析

  1 . 公司职工法律地位的理论基础

  根据法经济学的观点, 公司是企业家与雇员之间订立契约所组成的, 职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正是股东向公司职工让渡一部分权利。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 传统经济理论限于狭隘的物力资本概念, 把经济增长归于物力资本劳动力数量, 忽视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大贡献。实际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力资本劳动力数量上的增加重要得多。尤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劳动力的智力因素日益提高, 脑力劳动在其十分复杂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率和实际效益, 不像简单劳动那样取决于劳动时间, 而更多地依赖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 职工的智力和素质在公司财富创造和竞争力提高方面, 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2 . 公司职工持股的功能定位和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国度里, 实行职工持股制度,不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上都比其他国家更有条件、更为需要、更有意义。该制度的主要功能有:

  (1) 实现经济民主, 使职工参与企业决策。通过职工持有股份, 职工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的决策, 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通过职工持股制度, 使职工有机会持有公司的股份, 形成个人财产, 这样使得社会经济收益在更大范围内趋于均等化分布, 有利于经济民主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2)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重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凝聚力成为当前应当解决的问题。通过把所有者的报酬与成就联系起来, 使职工个人收益与企业经营效益挂勾, 形成“利润共享, 风险共担”的权责利结构。

  (3) 为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创造新途径。国外公司实行的职工持股一般都与职工养老制度相结合, 有些国家的职工持股计划就是由养老基金会支持和协办的。由于国情不同, 我国目前实行的企业职工退休统筹办法保障性不强, 职工持有的企业股份在职工退休时, 既可以转让取得现金, 也可以继续持有股份取得股权分红。[page]

  (4)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职工通过以股东或会员身份

  直接或间接持有任职公司的股份, 改变了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虚置状况, 使职工以投资者、劳动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多重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公司治理, 弱化“内部人”控制, 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加速转换, 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公司职工持股的适用空间

  在诸多企业组织形式中, 公司职工持股制度的适用空间到底有多大, 值得进一步探讨。以下企业组织形式对职工持股适用的尝试, 可以借鉴。

  1 . 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持股

  股份合作制企业本质上属于职工持股企业, 目前我国尚未对其统一进行立法规范, 实践中许多地方对股份合作企业予以单独立法调整。因此, 有人认为股份合作企业职工持股的问题应由股份合作企业法调整, 不宜在职工持股法中进行规范。由于我国现行股份合作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均系不规范的公司, 应按《公司法》进行改造和规范, 股份合作企业能否视为一种独立的企业形态尚有诸多异议, 制定全国性的股份合作企业法的条件并不成熟。我国应在对职工持股进行立法规范的同时, 将股份合作企业的职工持股纳入该法的调整范围。

  2 .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与职工持股

  如前所述, 我国的职工持股是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相伴而生的, 充分发挥职工持股对公司制企业改革的推动作用, 强调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时应当实行职工持股, 具有战略性意义。这是因为在我国推行职工持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强企业职工参与公司制改革和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职工通过职工持股会行使股权, 参与董事会和监事会, 能够起到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的缺陷, 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3 . 上市公司职工持股

  由于上市公司的“开放性”特征和内部职工持股的“封闭性”特征之间客观上存在冲突, 理论界对上市公司内部职工持股问题基本上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针对上市公司职工持股实践, 我国地方性立法的规定也迥然不同。对此, 证券监督部门的态度亦曾有过反复。同时, 上市公司推行职工持股也曾衍生了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内部职工股公众化、外部化。一些企业超范围、超比例发行内部职工股。其二, 法人股个人化。有的企业以法人名义购买股份后发给个人。其三, 促成投机, 损坏公平。内部职工股通常以较低价格发行, 并且经过一定时间可以上市, 无疑给社会公众股造成较大冲击, 并损坏了社会公平。其四, 公司管理层将内部职工股作为攫取个人资本的工具,结果强化了“内部人控制”。鉴于上市公司职工持股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中国证监会基本持否定态度, 禁止其发展。其实, 上市公司职工持股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立法滞后所致, 并非职工持股本身所固有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职工持股的其他企业形态中也一样存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将上市公司作为推行职工持股的重点企业形态。因此, 我国应大力推行上市公司职工持股, 但应该在立法上对职工股的资金来源、股权行使方式、股权流动方式等方面作出不同于一般社会公众股的严格规范。[page]

  三、我国公司职工持股的立法建议

  在我国, 公司职工持股制度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在司法实践上, 均属于“新鲜事物”。虽然在我国新《公司法》修订中的“股份回购”部分增加了职工持股条款, 但其立法内容概括、笼统, 没有将职工持股制度作系统规制, 因此, 仍然不能完全体现职工持股制度的立法目的, 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也尚待检验。

  1 . 存在问题

  (1) 法律规定笼统且滞后。我国最早的职工持股法律规范散见在改革初期的地方法规中, 如《上海股份企业暂行办法》、《大连市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试行办法》等,它们大部分引入了职工内部股的概念, 也就职工可以出资入股作了简略规定, 但缺乏可操作性规定, 且各地做法极不统一。为此, 国务院针对各地方参差不齐的做法, 在地方立法及实践的基础上, 开始规范职工持股制。从1992年5月起,国家体改委会同有关部委先后下发《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职工持股管理规定》等文件, 结束了全国职工持股无统一规范的局面, 职工持股制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始终未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直到新近修订的《公司法》才将职工持股的部分内容收录进去, 但仍存在法律规定笼统、立法目的体现不明显的问题。同时, 其法律规定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造成立法上的阻碍。

  (2) 立法取向上忽视职工持股激励机制。我国立法上对职工持股制虽有此良好的愿望, 却没有相应建立起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相关法律制度上限制单个职工个人持股的额度, 也限制职工股占公司总股份的额度。如果鼓励并支持职工参股, 而并不过多限制其数量, 将有利于职工积极参与和关心企业管理, 甚至成为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因此, 限制职工持股额度客观上不利于职工真正关心企业, 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且法规导向强化了职工股的增值偏好, 弱化其决策功能的倾向也会相应削弱职工持股制度立法目的。

  2 . 立法建议

  公司职工持股制度的确立无疑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立法模式上, 我们认为可以采用综合立法和单一立法相结合、兼采公司法调整和单行法调整并行的立法模式。在具体的职工持股内容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1) 突出职工持股激励机制。职工持股制度利益激励和决策激励的立法目的应给予充分考虑。首先应将它调整为长期有效的利益激励制度, 真正实现职工收益与企业发展挂勾的互动关系。其次应当确立职工参与决策机制。通过设立职工持股制确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这一目标在企业管理制度中体现为吸引职工参加到公司治理中来, 在法律上体现为给予职工“股东”身份, 通过公司权力机构实现股东各项正常的股东权益, 尤其是股东共益权。职工持股激励机制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职工持股份额扩大, 职工股的转让权、表决权的加强, 职工股持有时间的延长等微观调整实现。[page]

  (2) 职工持股立法模式的选择。英美法系职工持股立法模式与大陆法系迥然不同, 其特点为: 以一系列的财政税收等立法引导职工持股制度。法律以税收优惠杠杆引导, 使企业为获得税收优惠, 在建立职工持股制时往往接受政府在财税方面的限制条件。英美法基本以这种形式达到规范的目的。除财政方面给予优惠以外, 大陆法系的法国将职工持股纳入公司法, 要求公司雇员达100名以上的公司, 必须实行利润分享制。

  我国职工持股立法模式的选择, 应取上述两种立法例之长, 补其之短。一方面职工持股需要规范。鉴于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受挫, 并非由于缺乏灵活性所致, 而是因为法出多门缺乏效力层次较高的统一规范性立法等种种原因引起, 其弊端早已端倪分明, 故必须以较高效力层次的法律予以规范,如在公司法中引入职工持股制度, 就颇为必要。另一方面职工持股制度需要民主。某公司是否需要设立职工持股制, 应由职工和该公司自行决定, 不宜作强制性规定。强行的一刀切, 未必能达到该制度的目的。因为职工和企业由于受法律强制反而以消极甚至抵触的心态去应付法律, 更会损坏职工持股制度的形象。

  3 . 职工持股份额的选择

  职工持股份额是职工持股制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变量。只有职工持有相当数额的股份时, 持股职工才有相当的经济压力, 每个人在这种经济压力之下才能有更大的积极性。但职工持股比例份额是否应当通过立法给予明确, 应当确定为多少等问题也比非能用法律作出简单的规定。因为国家规定一个具体的持股额, 难以满足每个企业的具体要求, 所以明智的做法应当是放弃法定比例, 归公司章程而非公司法规定。

  张廓·李伟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138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