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汇错钱不当得利起诉状范本怎么写,包含哪些事项

2018-10-25 16: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即受益人必须将所得财产返还给所有人。汇错钱不当得利起诉状范本怎么写?包含哪些事项?由找法网的小编为您解答。

  实际当中我们在给别人转账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有汇错钱的情况发生,那么如果对方拒不返还该怎么办?汇错钱不当得利起诉状范本怎么写?包含哪些事项?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知识。

  一、汇错钱不当得利起诉状范本怎么写,包含哪些事项?

  民事起诉状

  原告代理人:曾xx律师

  原告:刘X学,女,汉族,生于XX日,住所:XXXXXX。

  代理人:曾xx律师,广东xx律师事务所。

  被告一:俸XX,系中国xx银行发行的卡号为95599 8008 13978 XXXXX的银联卡“金穗通宝卡”的持卡人。

  被告二:中国xx银行东莞分行,住所:东莞市xx区xx路xx路段30号。

  诉讼请求:

  一、判决被告二向原告书面告知被告一即中国xx银行发行的卡号为95599 8008 13978 XXXXX的银联卡“金穗通宝卡”的持卡人的姓名、身份、住所及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资料。

  二、判决两被告承担返还原告人民币8900元的连带责任

  三、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二承担。

  事实与理由:

  2006年4月期间,原告丈夫的母亲在东莞务工时捡到中国xx银行所发行的卡号为9xxx的银联卡“金穗通宝卡”,随后将该卡带回家中与原告所办理持有的中国xxx银行发行的银联卡“金穗通宝卡”混杂在一起,致使原告将该卡误认为是自己所办理持有的银联卡而携带在身上。2008年8月至9月,原告在位于东莞市xx镇xxx

  路18号由被告二设置管理的ATM机上,用自己所办理持有的中国xx银行发行的银联卡“金穗通宝卡”的密码,分五次将原告所有的共计8900元人民币错误存入卡号为95599 8008 XXXXX的银联卡“金穗通宝卡”内。

  事发后,原告经实地操作发现,位于东莞市xx镇xxx路18号由被告二设置管理的ATM机在办理客户自动存款业务时不进行密码识别,客户只要随意输入任何一组六位阿拉伯数字、无须核对银联卡密码就可以办理ATM机的自动存款业务。正是由于被告二的以上过错,才致使原告用自己的密码将自己所有的钱款错误存入被告一所持有的卡号为95599 8008 13978 XXXXX的银联卡“金穗通宝卡”中。

  原告多次要求被告二向原告告知被告一的姓名、身份、住所及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资料并返还原告人民币8900元,但都遭到被告二的拒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的相关规定,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起诉至贵院,请求判如所请!

  此致

  XXX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汇错钱不当得利起诉状范本怎么写,包含哪些事项

  二、不当得利不返还后果是什么?

  《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xxx当利益返还还受损失的人。”正是因为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因此虽属既成事实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当利益应返还给受损失的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xxx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称为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人称为受害人或受损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xxx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券。

  依照法律规定,不当得利能引起不当得利xxx之债。所以,不当得利是一种法律事实,是债的发生根据。但不当得利的性质如何,理论上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不当得利引起的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因此它不属于民事行为。其中,就受益人所负担的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而言,系基于当事人本人的xxx财产取得行为所致,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实行为;就受害人所享有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而言,是由于自身以外的其他当事人——即受益人的行为所致,与其本人的行为无关,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不当得利拒不返还的,可构成侵占罪

  以上便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汇错钱不当得利起诉状范本怎么写,包含哪些事项”的内容。在实践当中,如果发生不当得利行为,本着和平的原则,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额不大,案情不复杂,双方当事人可以自己协商,若是能协商一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715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