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受第三人欺诈所订立的保证合同效力

2012-12-19 10: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担保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担保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因欺诈而签订的合同无效,但是,我国在立法上和理论上都认为欺诈必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所为的。现行法律也只对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因欺诈而签订的合同无效,但是,我国在立法上和理论上都认为欺诈必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所为的。现行法律也只对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的效力作了规定,即可以认定无效。那么,如果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对行为人进行欺诈,从而使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签订合同,是否一律有效或者无效?当第三人(被保证人)对保证人作出欺诈行为是否影响保证合同效力时,应视债权人是否有过错而确定对此,应区分两种情况:

  (1)第三人对合同当事人进行欺诈时,如果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知道对方受欺诈的事实或者应该知道这一事实,那么该合同是无效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依据民法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该当事人应该通知或提醒受第三人欺诈的对方当事人。如果他不通知或者不提醒则属于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构成欺诈。这样,他和受第三人欺诈的对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因他自己的行为构成欺诈而无效。

  (2)因第三人对一方当事人进行欺诈而签订的合同,如果对方当事人(相对人)不知道并且不应该知道当事人受第三人欺诈的事实,即相对人善意无过失时,该合同不能认定无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人属于善意第三人。按照我国担保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主合同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保证人方可不承担民事责任。换言之,债权人如果明知保证人受债权人的欺诈或者应当知道这一事实时,债权人实际上也构成了欺诈,其行为即可看成与债务人的行为串通一气来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这种情况下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当然应当无效,保证人也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债权人善意无过失,即债权人不知道而且也不应知道保证人受主债务人欺诈的事实,依照法律就不能认定保证合同无效。

担保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966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担保法律师团,我在担保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