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辞职后单位不按规定赔偿怎么办

2021-05-26 10: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争议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争议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员工在工作中很容易受伤。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而导致的受伤情况,属于工伤。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工伤可以向单位申请工伤赔偿。对于受伤过重的原因,会选择离职,但是单位没有及时进行工伤赔偿。那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将工伤辞职后单位不按规定赔偿怎么办这个问题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工伤辞职后单位不按规定赔偿怎么办

  当劳动者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选择以下方式结局:

  1、协商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首先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当事人可以形成和解协议。但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需要当事人自觉履行。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当事人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和仲裁。

  2、调解

  (1)调解组织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组成。

  (2)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3)调解协议的履行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书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3、仲裁

  (1)劳动争议仲裁的特点(与《仲裁法》规定的仲裁比较而言)

  1)主体不同:劳动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商事仲裁是民间组织;

  2)解决对象不同

  3)管辖不同:劳动仲裁是法定管辖;商事仲裁是约定管辖。

  4)与诉讼关系不同:劳动仲裁是“先仲后诉”;商事仲裁是“或仲或诉”

  (2)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原则

  1)一次裁决原则

  2)合议原则

  3)强制原则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仲裁庭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2)仲裁庭:仲裁庭在仲裁委员会领导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案一庭制。

  仲裁庭由一名首席仲裁员和二名仲裁员组成。简单案件,也可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

  3)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庭组成人员的回避

  (4)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与受理

  1)申请

  申请时效期间为1年。注意中断(主观事由)与中止(客观事由)的条件。

  2)受理: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受理。受理后5日内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10日内提交答辩状。

  3)审理: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视为撤回申请;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可缺席裁决。

  部分事实清楚的,可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4)执行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的,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诉讼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辞职后单位不按规定赔偿怎么办

  二、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1、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裁明下列事项:

  (1)职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被诉人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3、仲裁庭于开庭的4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和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副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据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以缺席工资裁决。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制作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决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6、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怎么进行劳动争议诉讼

  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处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主要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一审程序分如下4个阶段进行: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

  3.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相互辩论。辩论之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二审程序。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依法提起二审程序。但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二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监督程序是当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需要再审时所进行的程序。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再审,但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工伤辞职后单位不按规定赔偿怎么办等相关法律知识。员工因为工作受伤,失去了基本的劳动能力,不在适应原来单位的相关工作就会选择辞职。辞职不会影响工伤赔偿,如果工伤赔偿有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调剂、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劳动争议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680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争议法律师团,我在劳动争议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