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虚假广告的成因

2019-01-05 06: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广告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广告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媒体虚假广告是指媒体作为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为牟取非法利益,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将会导致消费者错误判断的广告。媒体虚假

  媒体虚假广告是指媒体作为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为牟取非法利益,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将会导致消费者错误判断的广告。媒体虚假广告可以分为欺骗性虚假广告和误导性虚假广告。欺骗性媒体虚假广告是媒体广告内容与客观事实相违背,欺骗消费者。误导性媒体虚假广告是指媒体作为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采用制造假象或暗示或模棱两可的陈述,诱使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的理解。

  媒体虚假广告法律成因之分析

  法律规定缺乏统一性。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而我国对同样的发布虚假广告的处理,按照不同的法律规定,罚款标准不一样,从而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为媒体“避重就轻”打开了方便之门。

  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过轻。一是发布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即“有过错连带责任”难以被追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媒体更加“大胆”地发布虚假广告;二是发布虚假广告的行政责任较轻,难有威慑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难以遏制媒体发布虚假广告;三是媒体发布虚假广告难被认定构成虚假广告罪。在实践中,司法机关在证明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是否具有主观故意时存有相当难度。尤其是如何认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虚假广告行为属于“情节严重”,也是一大难点。

  治理媒体虚假广告的法律对策

  完善立法。首先,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连带责任。这样,既能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予以充分、有效、及时的法律保护,又能对媒体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予以有效的民事制裁。其次,加大发布虚假广告的行政责任。现行《广告法》并没有规定对发布虚假广告违法行为采用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方式,而仅仅规定了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而广告费用往往比较低或者执法机关难以掌握,对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起不到震慑作用,因此建议改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再次,加重虚假广告发布者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22条规定,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种刑事责任过轻,对虚假广告发布者起不到约束作用,建议改为“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page]

  严格执法。在一般情况下,对发布虚假广告违法行为由工商机关予以处罚;有关国家机关应遵循互相配合、分工负责的原则对发布虚假广告行为予以处罚;坚持处教结合,严惩屡教屡犯。

  加强宣传教育。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广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媒体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广告法律法规和抵制发布虚假广告;进一步丰富消费者的法律知识,提高其法律意识。

  建立规范的虚假广告投诉制度。应建立规范的虚假广告投诉制度,包括统一的举报受理机关和举报方式、查处结果反馈制度、举报奖励和举报保密等内容,鼓励和方便消费者与发布虚假广告行为做斗争。

广告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971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广告法律师团,我在广告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