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主要种类

2014-07-01 09: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国际贸易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国际贸易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1.汇付风险。汇付是指进出口双方交易达成以后,买方主动通过银行将款项交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汇款的应用主要有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两种情况。采用汇付方式存在以下风险:赊销:这种先货后款的方式...

  1.汇付风险。汇付是指进出口双方交易达成以后,买方主动通过银行将款项交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汇款的应用主要有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两种情况。采用汇付方式存在以下风险:

  赊销:这种先货后款的方式是一种给了进口商较大信用,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能否得到货款,完全依赖于进口商的信誉,一旦进口商违约,就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

  货到付款:出口商先行将货物出运,在进口商收到货物后再将货款汇付给出口商。出口商向进口商提供的单方融资渠道,并且出口商还要承担进口商拒付的风险。

  预付货款:进口商先将货款汇交出口商,出口商在收到货款后再发货给进口商的方式,多见方式为预付定金。对于预付货款的买方来说,一旦付了款或发了货就失去了制约对方的手段,面临风险较大。

  2.托收风险。托收是指出口商(委托人)在货物装运后,开立金融票据或商业单据或两者兼有,委托银行(托收行)通过在国外的联行或代理行向进口商(付款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采用托收方式主要风险如下:

  出口商可能遭遇进口商拒付。一旦商品的价格或计价货币的汇率或进口商的经营状况等发生了不利的变化,进口商极有可能要求降价或拒绝付款。

  出口商易陷于被动地位。货物生产出来以后,买方突然单方面撤销买卖合同.造成商品库存;货物运抵目的港后。买方迟迟不去银行付款赎单,给卖方造成被动和损失。

  托收往往受到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动荡的影响。在对进口商资信状况、进口地贸易政策及交易习惯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出口商可适当考虑此种结算方式。

  3.信用证风险。信用证是指进口方银行按进口人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人开立以受益人依照信用证规定提供单据和汇票为前提的,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的银行书面付款保证。

  形式刻板、手续繁杂、要求苛刻,其一致性原则易被不法进口商利用而恶意拒付或长期拖延支付。

  实效性不强。信用证程序繁杂,对于提交的单据要求严格,从制单、议付行和开证行审单三个环节耗时太长。

  出口商面临单证不符的风险。如果开证行确定单据表面与信用证条款不符,它可以拒绝付款,也可以自行联系进口人对不符点予以接受。

  进口商面临出口商或承运人不守信用的风险。由于信用证是纯粹的单据业务,有可能使进口商在付款赎单后提到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或根本提不到货。

国际贸易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547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国际贸易律师团,我在国际贸易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