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广东省对外贸易实施电子数据交换(EDI)暂行规定

2019-01-08 12: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国际贸易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国际贸易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发布部门: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文号:广东省对外贸易实施电子数据交换(edi)暂行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条为加强对外贸易中实施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管理,以简
发布部门: 广东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广东省对外贸易实施电子数据交换(edi)暂行规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为加强对外贸易中实施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管理,以简化程序,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电子数据交换(edi)是指在计算机之间使用协定标准的结构化信息进行电子传递。
edi服务中心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装备有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讯设备及线路,为用户和政府机构提供电子数据交换(edi)服务的专门机构。
政府机构是指在对外贸易中代表政府签发有关文件的机构,包括外经贸委、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税务局、卫检局、动植物检疫局等。
用户是指通过edi服务中心进行电子数据交换(edi)的企事业单位,包括贸易商、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等。
电子报文是指贮存在用户或政府机构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中,且可以通过通讯网络传递的信息,例如贸易文件、贸易单证等。
电子邮箱是指在edi服务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中为用户及政府机构所开设的用以存取电子报文的存贮单元。
发送方是指认定发送了该项电子报文的用户或政府机构。
接收方是指按发送方的意向由其接收该项电子报文的用户或政府机构。
协议方是指用协议方式规定的承担电子数据交换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当事人,包括政府机构与用户之间,政府机构之间,用户之间。
电子签名是指发送方在其发出的电子报文中为确认其身份和表示对该电子报文内容负责所使用的一种用电子方式确认的标识。
第三条凡在我省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于外贸各环节的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edi服务中心负有处理各级政府机构有关电子贸易文件交换的职能。
edi服务中心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为政府机构及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并负责有关培训工作。
第五条edi服务中心的edi网络系统必须经有关的技术和安全部门检验,证明是可靠的和安全的,并具核查功能。
第六条用户使用edi,必须向edi服务中心及有关政府机构申请入网,并按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有关规定缴纳费用。
用户入网实行自愿原则。
第七条我省的edi采用联合国的un/edifact标准,用户使用的贸易单证必须按un/edifact或国家标准制作。
第八条协议方依据协议利用edi服务中心的edi网络系统进行信息传递或交换,其电子报文是合法、有效和可执行的。
第九条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电子报文的内容可以随时查阅的,则此电子报文视同合法的书面文件。
第十条协议方或法律、法规要求文件必须签名,而电子报文附有电子签名时,则此电子报文视同符合协议方的要求或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任何一个在电子报文上使用电子签名的人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法人或经法人授权的代表。
第十二条电子报文在传递时,必须附有发送方、接收方等信息及其附属信息。
第十三条电子报文的归属由edi服务中心根据电子报文的附属信息及相应技术确认。edi中心应有收到报文和被提取报文的回应和记录。
第十四条若发送方的电子报文送到edi服务中心接收方的电子邮箱中,而没收到所要求的回应,应设法通知edi中心或接收方,若在某一合理时间仍未收到提取报文的回应,则该电子报文视为未收到。
第十五条电子报文的发出时间以它进入edi服务中心并存入接收方电子邮箱内的时间为准。
电子报文的收到时间以接收方从edi服务中心取走该电子报文的时间为准。
第十六条接收方接到不完整、不正确的电子报文应尽快通知发送方。
接收方接到不属于自己的电子报文,应尽快通知edi服务中心,并从其系统中删除此报文。
第十七条凡是法律、法规规定文件、资料必须长期保存的,其表现形式的电子报文要给予存贮,存贮期最短不得少于5年。
第十八条存贮的电子报文必须在需要时可以恢复,并经可读格式显示出来。
第十九条除电子报文外,其附属信息,如发送方、接收方、发送日期和时间、接收日期和时间等,应一起存贮。
第二十条为了电子数据的安全,电子报文的存贮必须要有两套以上,其中应有一套用作异地存贮。
第二十一条电子报文在传递与查阅、存贮与恢复时要设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和保密措施。
第二十二条edi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任何人不得破坏存放在计算机系统内的电子报文的保密状态,未经合法的授权许可,无权查看电子报文的内容。违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协议方发生争议时,以edi服务中心提供的信息为准,双方可依照协议申请仲裁或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国际贸易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855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国际贸易律师团,我在国际贸易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