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美光伏贸易战充满火药味

2019-01-07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国际贸易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国际贸易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旦中美之间发生光伏电池的双向摩擦,美国受损将更严重。目前,我国光伏电池出口美国规模在20亿美元,而美国出口我国的光伏电池原材料和设备,规模在40亿美元左右,美方

  一场涉及数十万就业岗位、上千家企业、近百亿美元贸易的中美光伏贸易大战火药味十足,一触即发。而一旦开战,将没有赢家,两败俱伤。昨天,中国500多光伏企业的联合声明,14家企业的集体抗辩,没能挡住美国商务部调查中国光伏电池反倾销、反补贴的脚步。之前暗舒一口气的中国企业再次进入备战状态。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500多家国内光伏企业正在积极斡旋,争取一线生机。与此同时,中方正在全面评估反制的可能性。

  美商务部展开调查

  中企担忧欧洲效仿

  美国时间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这是美国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首次发起“双反”调查。

  昨天,来自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信息显示,该案申请人指控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在49.88%-249.96%之间,指控补贴项目包括出口品牌奖励、低于充分报酬提供原材料、优惠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涉案产品为自中国进口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含电池板),包括但不限于模块、层压板、面板和建筑一体化材料。

  原本以为美国会推迟决定立案时间而暗自舒了一口气的国内行业协会和各光伏企业,立即再次陷入备战状态。英利集团相关人士王志新介绍,“前去听证的法律顾问已经往回赶,研究下一步策略”。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介绍,美国市场的意义在于这是一个潜在的市场,目前中国光伏电池出口的第一市场是欧洲,美国不过占据我国光伏电池出口市场的10%左右,但企业担心的是,欧洲会效仿美国的做法。

  中企谋求一线转机

  国家能源局积极斡旋

  “一旦美国决定立案,即便最终只征收10%的关税,中国企业也难以承受”,不过,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介绍,“现在此事还是有很大转机的”。

  根据美国相关法律程序,在美国商务部之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计于12月5日作出损害初裁,初裁有三个可能,一是倾销不成立,调查将被完全撤销;二是证据不足,继续调查;三是倾销存在,调整关税。

  李俊峰解释,12月初,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初裁后,如果认为倾销成立,美国商务部还可以选择要不要执行反倾销措施,如果一旦执行,最快可能在明年3月就开始实行,到时候中国产品就出口不了美国了。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处长董秀芬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能源局正就此讨论,会采取积极的办法应对这一事件,包括在中美商贸联委会以及其他活动上积极表达中方的诉求。

  就在本月底,美国商务部长约翰?布赖森和贸易代表柯克将参加在华召开的第二十二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同时,本月底,更高层次的中美政府会见也将举行。

  中企或将申请反制

  美本土企业反对双反

  昨天,中国光伏联盟副秘书长高宪玲告诉记者,中企一方面准备应诉,另一方面正准备进行反制。所谓反制,即中企向中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光伏电池原材料、设备等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目前,行业协会正在评估反制对国内光伏原材料上下游企业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一旦中美之间发生光伏电池的双向摩擦,美国受损将更严重。目前,我国光伏电池出口美国规模在20亿美元,而美国出口我国的光伏电池原材料和设备,规模在40亿美元左右,美方保持顺差18.8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这一敏感时刻,由美国本土光伏企业以及中企等25家企业和组织组成的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宣布成立。CASE发表声明:“全球竞争使得平价太阳能光伏在美国,乃至全球成为现实。保护主义将损害美国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并对消费者、纳税人,以及10万多位美国太阳能光伏行业从业人员造成负面影响。”

  李俊峰认为,一旦中美爆发太阳能贸易战,会拖累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

  商务部表态:此举损人不利己。

国际贸易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780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国际贸易律师团,我在国际贸易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