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欧互有所求应做交易

2019-01-07 15: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国际贸易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国际贸易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目前欧盟面临严重金融危机的时候,他们开始求助于我们,而中国已经呼吁已久的要求欧盟解除有着严重政治歧视嫌疑的对华军售禁令方面,以及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方面欧盟

  根据来自欧盟外交圈的消息称,欧盟将在明年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没有说明具体时间。报道说,中国人敦促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有数月之久,在最近几周,机会明显好转。该报认为,市场经济地位不仅将会扩大中国的国家声望,而且会让欧洲人难以针对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实施反倾销程序。据报道,为了给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提供应对危机的“弹药”,欧盟将1万亿欧元的融资希望寄托于中国等“手头宽裕”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解决旷日已久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上,全球目光已再次聚焦“中国态度”,而欧盟在这个时候放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言论,被认为是近日召开的欧盟会议带来的“附属品”。

  欧债危机期待中国援手

  旷日持久的欧债危机不断升级,其对我国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虽然欧债危机对国内银行业造成的直接损失微乎其微,但因危机引发的外需压力则出现了上升趋势。鉴于希腊债务违约风险不断上升,未来不能排除其破产甚至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欧盟不但没能顺利解决希腊债务问题,欧债危机更传染至更多国家,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存在着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并发的可能性,欧元及欧盟运作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目前最坏的情况是,一旦违约预期形成,欧洲银行出现重大损失,市场恐慌,银行挤兑风潮出现,进而导致欧洲各国流动性资金骤紧,如同美国当年雷曼兄弟倒闭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欧洲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其影响甚至会大于当年的雷曼兄弟倒闭。因为除了德国等欧洲诸国外,美国银行也大量持有欧洲国家国债,这意味着,危机会迅速从欧洲蔓延到美国。而如果这次危机蔓延到了美国,也就是等于开始向全世界扩散,那么,欧债危机将会由欧盟的危机转向成为世界性的危机。

  但如何拯救欧债危机,欧盟国家目前仍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26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欧元峰会”,力图为解决欧债危机、拯救欧元拿出方案。经过同欧洲各大银行、各成员国首脑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长达11小时的艰苦谈判,此次欧元峰会终于在“最后一分钟”达成了协议。根据会议达成的解决方案:欧盟—IMF将联合向希腊政府再提供1000亿欧元(约合14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并对希腊有关银行进行资产重组,以提升希腊债券的信用水平。换句话说,手握大量希腊债券的欧洲各大银行,放弃这些债券一半的票面价值,换来了欧盟和IMF对剩余券值的担保,而希腊也得以保留继续获得融资的可能性。

  但解决波及面甚广的欧债危机还需要长效机制,于是此次欧元峰会还决定加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EFSF原本有4400亿欧元的可支配资金,而救助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后还剩2500亿欧元。此次峰会允许EFSF以5倍杠杆率向市场融资。也就是说,EFSF将谋求1万亿欧元(约合1.4 万亿美元)的融资。

  这些钱从哪里来?欧盟把目光再度投向了估计拥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中国目前虽然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走投资多元化道路心切,但是,也绝不能轻易投资到眼看着风险很大的欧债上。自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就一直在增持欧洲债券。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中国通过先后购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国债,对这些国家政府筹措外部资金、缓解偿债压力、改善财政指标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中国又购买了一定数额的匈牙利国债,从而继续为解决欧债危机做出了新的努力。

  虽然本着国际道义的原则,中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继续加大对欧洲的投资。但是,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国际投资,因此,拯救欧债危机不一定非购买欧债不可,还有更加安全的可投资领域和可投资资产。比如,中国资金不妨积极到欧洲国家投资实体经济,投资房地产领域,投资欧洲企业股份,购买欧洲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购买欧洲的空客A380大飞机,甚至采购一些欧洲生产的武器装备等。

  中欧互有所求应做交易

  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中国增加对欧洲债券的投资,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中欧双边联系的层次,从传统的市场联系,进一步上升到资本联系。这有助于建立更强的相互沟通协调机制,使双方更加关切彼此的重大利益。

  但是,在目前欧盟面临严重金融危机的时候,他们开始求助于我们,而中国已经呼吁已久的要求欧盟解除有着严重政治歧视嫌疑的对华军售禁令方面,以及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方面欧盟却迟迟不愿开口,这种非对等的政治外交行为,使得我们在考虑解救欧债危机时不得不三思而行。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越来越长,中国对世界的经济贡献有目共睹,而且中国遵守世界贸易规则的良好行为已为世界各国所认可。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等仍未予以承认。事实上,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中国加入WTO到15年后,即2016年将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早一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在向中国表示一种友好”,也是目前中国最期待的。

  但是,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和主要的贸易国家,以美国为首加上欧盟等世界大型经济体,都以各种借口拒不承认中国的这一合理地位。那么,这些国家为何不承认呢?分析认为,欧盟出于保护自身利益而不肯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把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他们就可以将中国出口的产品算为反倾销,就可以打压中国产品出口,从而保护自己的产业。他们这种做法是对中国的歧视,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事实上,欧盟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不过,英国、法国、荷兰以及许多急需金融援助的国家,希望以此换取资金。相反,德国、斯洛伐克则提出了质疑。德国方面强硬地表示,不愿批准这种一揽子建议。美国虽然在这一问题上一直起领导作用,但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已经承诺,将会尽管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尽管这个时间还未真正确定。

  同时,中欧之间还有另一个敏感的障碍,那就是持续已久的对华军售禁令问题。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这一问题上,目前的“简单一致”机制内无法解决这一历史难题。欧盟必须要突破制度框架的束缚,在决策机制上有所“超越”,要以更灵活、更有效率的方式来推动对华军售解禁。特别是目前欧盟多数国家都对欧债危机束手无策,如果在此情况下还继续坚持一些陈旧的观念和信条,那将十分可笑。中国相信欧盟作为扞卫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一定能够超越制度、超越观念,不做超级大国的附庸,早日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做出一个正确、明智的决定。

  中国认为市场经济地位和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决断。欧盟不予承认或者解除,这既与中国和欧盟当前良好互动合作关系的现状不符,也不符合中国和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的长远利益。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并且力所能及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解除军售禁令与支持欧洲应对债务危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中国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都是不设定前提的,我们只是希望在以诚待人的同时能够得到对方的尊重。

  拯救危机应该各取所需

  为了中欧关系的广阔未来,也为了欧盟各成员国的发展与繁荣,欧盟必须超越自身所固有的某些不合时宜观念,理解并接纳大千世界的“和而不同”。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交流+合作+平等才是符合历史发展和国家利益的主旋律。

  从中欧关系发展形势来看,中欧关系保持着十分良好的发展势头,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协调,各级别对话富有成果。欧盟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上升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并继续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中欧双方首次联合举办的“中欧青年交流年”活动进展顺利,人文交流日益深入。在此良好前景下,中欧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将不断推动双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如果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就有了公平竞争环境,对欧洲的出口和投资都会增加,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将改善欧洲百姓的生活,也可提升欧洲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投资还可以增加欧洲的就业。如果欧盟解除了维持已久不合理的对华军售禁运,则无疑会再次加大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中国一些合理的武器装备采购将会大大增加欧洲低迷的就业市场,并将拯救很多欧洲的高技术企业,也为中欧的贸易不平衡提供很大一部分弥补。但就是上述两个互利共赢可使双方皆大欢喜的正常要求,却在欧盟内部的磋商中因各种理由一拖再拖,因为某个非重要成员国片面的理由而不断被否。由此可见,一个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很不符合世界的发展主流。

  在目前欧盟积极谋求中国出手解救欧债危机的情况下,中国也不妨拿出西方国家惯用招数,那就是利益交换和政治对等。如果欧盟要求中国解救欧债危机,中国就正式提出欧盟正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正式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问题,这就是目前世界通行的所谓交易。而且,中国解救欧债危机的出手时间,必须在欧盟正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正式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同时宣布。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欧盟的言出不行,也可以防止其言而无信,还可以证明中欧双方平等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但这里要提醒的是,中国的解救方案不必要是直接购买风险极大的欧债,中国发展亟需的任何欧洲先进技术和产品以及各种可预期投资,都将是最佳选择,热切希望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深刻教训不要再次重现!

国际贸易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995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国际贸易律师团,我在国际贸易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