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需要去公证处进行公证吗

2020-07-24 17: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收养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收养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赡养老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要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赡养协议只是一个辅助的约定,主要还是靠儿女的自觉和感恩之心。那么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需要去公证处进行公证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您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一、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需要去公证处进行公证吗

  公证与否不影响协议的有效性,但经过公证的协议更具不可推翻性。年满70岁以上的人签订民事协议最好做一个民事行为能力鉴定后,在鉴定有效期内(一般是七天)签订,否则容易被推翻(如果去公证处公证也会被要求做鉴定)。但是该项业务公证处是否接受就要问公证处了。

  因此,子女和父母签的赡养协议只要内容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使未经公证也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需要去公证处进行公证吗

  二、赡养老人协议书怎么写

  赡养协议书格式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居中写“赡养协议”四个字;

  2、要在开头写明甲乙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

  3、在协议中不得出现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冲突的内容;

  4、赡养协议中必须写清楚被赡养人与赡养人是否共同生活,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

  5、必须写明被赡养人生病时,赡养人必须给予及时的医治,并且生活照料与护理;

  6、被赡养人如果无力支付医疗、护理和照料产生的费用,应有赡养人承担;

  7、被赡养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由赡养人护理;

  8、除了以上保障被赡养人的权益的同时,必须在条款中体现赡养人不得未经被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侵占被赡养人的财产;

  9、在起草赡养协议的时候尽量写的具体,全面。防止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签订赡养协议的注意事项

  1、不得约定附条件履行赡养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能附带任何条件。如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为条件免去自己尽赡养义务的责任,不得以分得父母财产的多少来衡量应尽义务的大小等。如果协议中赡养人之间进行了类似的约定,协议或相关条款无效。

  2、不得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不得对被赡养人的财产进行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只能由被赡养人自行处分,在未经被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即便是其子女也无权进行处分。如果协议中有类似的处分,协议或相关条款无效。

  3、征得被赡养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的协议,必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如果被赡养人已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由赡养人共同签订赡养协议。

  4、“解除父子关系协议”为无效协议,子女不得以此作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抗辩,但双方因解除收养关系而解除养父母关系的除外。

  5、赡养人不履行协议的,被赡养人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赡养诉讼没有时效限制且收费较低。如果被赡养人经济困难,还可以请求缓缴或减免诉讼费用。如果老年人需要获得法律帮助,而自己却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由律师免费为其代理诉讼。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需要去公证处进行公证吗的全部内容。在起草赡养协议的时候要尽量写得具体、全面,防止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要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约定。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收养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328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收养法律师团,我在收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