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离婚时能否主张损害赔偿

2019-11-09 15: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常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常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不乱地共同栖身。

  “重婚”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糊口;以及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糊口的行为。构成重婚有两类人,第一类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糊口的;第二类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的人,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糊口的。第二类人构成重婚要求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事先知道,或者事后知道而继承保持婚姻关系,则属于“明知”。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等划定中当事人的有关权利义务,书面告知当事人。在合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时,应当区分以下不同情况:(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划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划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哀求的,必需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划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假如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划定提起损害赔偿哀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三)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划定提出损害赔偿哀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上述“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合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题目的解释》的有关划定。承担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划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于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提出的损害赔偿哀求,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划定提起损害赔偿哀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划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哀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根据上述法律的划定,配偶一方不法侵害配偶他方,基于配偶身份享有的正当权益,其过错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无过错方对此所受到的损害有权哀求赔偿,过错方则负有赔偿损失、给付抚慰金的民事责任。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403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联法条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