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婚前协议与财产公证的法律效力

2019-01-14 13: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随着现在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也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不断了解,现在不少人在结婚前就会对婚前财产进行公证并签署婚前协议,这些是徒劳还是真的具备法律效力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婚前协议与财产公证的法律效力及相关问题。

  一、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

  婚前协议书,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 约束力的书面协议。

  至于婚前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关键要看婚前协议书是约定什么的。婚前协议书的内容必须在不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男女双方约定的事项必须是合法的,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任何的欺诈或胁迫。

婚前协议与财产公证的法律效力

  关于财产方面的协议,我国相关法律也有明确规定。比如《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财产公证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等有关规定,现将本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法律后果及有关法律事宜告知如下:

  (1)婚前财产约定是指即将缔结婚姻关系的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或者婚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全部合法财产的归属事宜经自愿协商一致达成的书面协议。

  (2)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男女双方订立的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3)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对缔约的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违反约定,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约定对第三人无法律约束力,但第三人明知的除外。

  (4)协议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财产,如发生纠纷,主张属于一方婚前个人财产的应负举证责任,否则应推定为婚后取得按婚姻法规定确定产权归属。

  (5)男女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为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仍由夫妻婚后双方财产偿还,但该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的除外。

  (6)男女之间签订婚前财产约定,有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等规避法律意图的,该约定无效。

  三、婚前协议需要公证吗

  1、不一定要公证,只是公证过的协议在遇到纠纷起诉时更有证明力。如果婚前协议没有公证,同样具备法律效力,只不过公证过的婚前协议往往具备较高的效力。如果双方对婚前协议中的内容没有争议,也可以不必公证。

  2、法律没有规定婚前协议要进行公证才有效。因此,公证不是婚前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除非双方有明确约定。但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因此,经过公证的婚前协议更具有证明效力,如果发生纠纷,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对经公证证明的协议,即应确认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证。因此,为确保协议的效力,双方也可以对婚前协议办理公证。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的关于婚前协议与财产公证的法律效力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加深大家对婚前协议与婚前财产公证的了解和认知。无论是婚前协议还是财产公证双方既然决定结婚就应该秉着真诚的原则,不应有任何的欺骗。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31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