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务员禁止的行为问题

2019-05-06 14: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务员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务员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101特大车祸发生后,重庆市开始大规模整顿当地的客运交通秩序。知情者透露,那些疯狂违章的公交车之所以能正常营运,是因为背后大多有交警占干股。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表示

  “10·1”特大车祸发生后,重庆市开始大规模整顿当地的客运交通秩序。知情者透露,那些疯狂违章的公交车之所以能正常营运,是因为背后大多有交警“占干股”。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表示,将着力清退所有公务人员参与公交车营运的现象,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将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决不手软

  这样的“揭秘”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奇怪,倒是让人感到不解和心痛!只要有不加监督的权力存在,就绝对存在寻租的空间。这样浅显的道理,有关部门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呢?“扫帚不到,灰尘自然不会跑掉”,只要监督和打击的扫帚不到,“官商”勾结、拿干股、以入股寻租的这肮脏灰尘就绝不会自动跑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普通老百姓一眼都可以看得出,更别说专家学者的火眼金睛了,而专门的管理部门更是明镜似的。但是,为什么对可以预见的结果,我们却往往难以深入查处,防患于未然呢?其中“关系万千重”,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故也。

  往往在连续发生惨剧之后,有关方面才会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挟雷霆之势,逞霹雳之快。治理官煤勾结,是因为矿难频仍难以扼制,现在重庆治理交警入干股,也是因为有了“10·1”特大惨祸,否则可能还是无动于衷。我们的有关部门就像一个不开窍的小学生一样,老师教一题,他会做一题,但就是不知道用老师教的公式来解题,永远只会捉一鱼,而不能上升到“一渔”的高度。何以如此?

  再拿清理官煤勾结说事。中央于去年设置大限勒令退股,但有些地方,则三番五次地延期,与其说是查禁有难度,还不如说是人为地放纵。再者,勒令自觉退股,本身就带有“侥幸”心理,是一种妥协,但着眼于治理效率和次优效果,这种妥协不能说没有必要,但绝不能没有底限地一味退让。就官煤勾结的严重之现状而言,即便到今天为止,所取得的战果也还很是有限。仅凭常识就可以判断,不少滥用公权而又深藏不露的“影子股东”不见动静,就是持侥幸甚至对抗心理的实际参股者也难以完全肃清,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包括公众和媒体的监督资源),“上穷碧落下黄泉”,将这些作奸犯科者绳之以法纪才对。

  推而广之,“官煤勾结”可以用“官×勾结”作N个替换,究其实,是用公共权力置换私利,重庆交警入股就是最痛切的佐证。现在,有必要深抓猛追,由此及彼,将可能存在干股、入股、有可能官商勾结的领域,进行彻底的清理。这似乎是一个庞大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又是不得不啃的硬骨头。[page]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考验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智慧和决心的一场大战役。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清理门户、肃清敢于涉案的腐官,更在于宣示打击敢于违法乱纪、以权寻租者的嚣张气焰。当下之计,有关部门不能再以优柔的态度,寄望于明知故犯的寻租者良心发现或“缴械投降”,应以严厉的态度和力度,进一步系统地清理可能存在“官×勾结”的寻租空间,依法缩减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制度化地加大反腐的力度。

  打击“官×勾结”,不能寄望于运动式的“严打”,不能以“坦白从宽”的空洞的威慑,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正视“自己刀削不了自己把”这一规律,扩大监督之范围,规范权力运作之径,透明权力运作之轨,如此方可奏效!

公务员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315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务员法律师团,我在公务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