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简述国家不承担非刑事司法赔偿责任的范围

2019-06-07 01: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国家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国家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错误判决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接访了较多的因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错误判决申请国家赔偿的上访案件。因对非刑事司法赔偿责任范围较混淆,答

  一、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错误判决

  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接访了较多的因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错误判决申请国家赔偿的上访案件。因对非刑事司法赔偿责任范围较混淆,答复不能令当事人满意,致使有的当事人长期上访缠诉。针对上述问题,就国家不承担非刑事司法赔偿责任的范围谈谈笔者粗浅的理解。

  国家赔偿法对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错误判决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前者承担赔偿责任,对后者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诉讼的提起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不同。民事和行政由当事人一方提起,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而刑事诉讼除少数自诉案件外,均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被诉方当事人大多被公安、检察机关或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其法律地位不可能与公诉方平等。

  第二,举证责任不同。刑事诉讼由公诉人提供证据。法院在此基础上作出的错判,无论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还是适用法律错误,基本上均是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行使国家司法权的结果,国家必须承担赔偿责任;而民事诉讼则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法院只有在当事人不能搜集证据或确有必要时,才依职权调查搜集证据。如果当事人没有客观原因提供不了证据,法院也无从搜集时,法院只有就证据不足情形作出判决。即使今后当事人找到了新的证据,导致原判错误而改判,其原因也是当事人当初对自己的主张提供不了证据,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救济途径不同。刑事诉讼中的错判,被告人的人身权受到侵犯,合法财产被没收或收缴国库,除了由国家赔偿之外,别无救济途径;而民事诉讼中对财产关系的错判,一般均有因此而获利的人。从形式上看,法院是侵权人,但实际上,侵权的是因错判占有了他人财产的当事人。所以,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它生效的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这样,国家无须承担赔偿责任。对待无法执行回转的错判,国家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对待行政诉讼中的错判,如果原判行政机关胜诉,再审改判行政机关败诉,造成损害后果的,可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赔偿义务;如果原判原告胜诉,再审原告败诉,即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判违法而撤销后,得到改正,该具体行政行为继续有效,需要相对人履行义务的,可以强制其履行。相对人并未因错判造成损失,国家也无赔偿责任承担。

国家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026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国家赔偿律师团,我在国家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