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广西镉泄漏量约20吨

2012-02-01 09: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国家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国家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广西污染事件的镉泄漏量约20吨,波及河段将达到约300公里,不会影响到广东江水。

  昨天,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参与事故处置的专家估算,此次镉污染事件镉泄漏量约20吨。

  昨天8时监测数据显示,柳州水源保护地各监测断面镉浓度全部达标,柳江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根据最新柳州市自来水情:2012年1月31日6时,城中、柳东、柳西水厂出厂水镉浓度为0.00060mg/L,柳南水厂出厂水镉浓度为0.00065mg/L,全部合格。

  将波及300公里河段

  专家称,此次镉泄漏量,在国内历次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中罕见,此次污染事件波及河段将达到约300公里。

  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昨天说,此次污染事件波及河段约300公里,“所谓波及,就是事发地往下游,一直到能监测到水体镉浓度明显上升、但不超标的水域。”

  许振成说,按现行的处置方式和处置效果,此次污染会波及柳江柳州市区下游的红花水电站以下的水域,但红花水电站以下的水域镉浓度不会超标,也不会对柳江下游的黔江、浔江、西江造成影响。

  不会影响到广东江水

  许振成分析称,柳州红花水电站有5亿立方米的库容,将大大稀释水中镉的浓度,因此红花水电站以下的柳江河段将不会出现镉浓度超标的情况。除此之外,柳江在来宾市象州石龙镇与红水河交汇形成黔江,红水河的流量比柳江的流量还大;再往下游,黔江和郁江在广西桂平市交汇形成浔江,再在梧州市与桂江交汇成西江,各条江的流量交汇后,龙江镉污染事件不会对流入广东的江水造成影响。

  >>处置

  柳州自来水不会停水

  昨天下午,应急指挥部通报称,通过采取除镉、调水稀释等综合应对措施,龙江镉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向取得全面胜利的方向发展,柳州市不会出现自来水停水,可以保证不会对柳州下游地区造成影响。

  据应急指挥部新闻发言人、自治区环保厅巡视员冯振年介绍,污染事件发生后,指挥部通过调控龙江各梯级电站下泄流量,配合除镉措施,减少污染物并控制污染物下移速度;调度融江各梯级电站蓄水以满足调水需要,同时在龙江、融江汇合口以下设置了临时导流挡水幕,提高处置效果。

  为确保下游柳州市供水安全,柳州市自来水厂针对除镉调整处理工艺,加强了水质处理过程中的监测。有关部门加大自来水水质监测频次,确保自来水水质安全。

  冯振年说,经过半个月的应急处置,应急处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指挥部组织专家会商分析,一致认为优化后的除镉方案效果明显,配合融江的水利调度,柳州市取水口镉浓度不会超标两倍。

  纪检部门介入调查

  应急指挥部昨天透露,针对此次镉污染事件暴露出的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会同检察院、公安、环保、安监、国土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当天已赶赴河池市、柳州市开展调查工作。自治区政府已部署开展对全广西所有涉重金属企业环境违法的整治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排污行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昨天透露,河池市龙江镉污染事件发生后,两部门已派员对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展开调查。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对违法违规造成重大污染、给人民群众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坚决查处、绝不手软;对严重失职、渎职或放任、包庇、纵容违法违规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人员,要坚决查处、绝不迁就;对利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渔民

  黑黄色污水已持续10年

  1月30日,记者走访此次镉污染事件最初发生的地点——广西河池市宜州县境内的拉浪水电站。

  据拉浪渔业队队长黄朝新介绍,1月7日清早,他一到库区便发现,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黑黄色,虽然没异味,但异常浑浊。他驾竹排到网箱,发现了一些翻起白肚的小鱼。当时他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每年元旦前后,总有一股黑黄色的水来到这里,有10年了”。不过,往年黑水来时,从未导致鱼类死亡。

  随着死鱼越来越多,1月11日,黄朝新和渔民们将此事上报龙头乡渔牧兽医站。站长韦华鹏前来拍照,并捞起死鱼,捕了活鱼,送到上级单位化验。1 月15日,河池市环保局来人取水化验。1月15日至18日,网箱中的鱼死亡率最高,大批死去。环保部门随后调查发现,死鱼是由于龙江河宜州拉浪段镉浓度严重超标引起,龙江水体已遭受严重镉污染。

  黄朝新说,他养了1万多尾青竹鱼,这次死掉7000多条,都是些2-4两重的小鱼和鱼苗。队里其他几户养鱼户损失与他差不多。

国家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126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国家赔偿律师团,我在国家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