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国家赔偿中的服务主体包括哪些

2018-10-11 08: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国家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国家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国家赔偿的对象一般是国家对其造成一定损失的个人。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支付赔偿金,辅助方式是返还财产、恢复原状。那么,我国国家赔偿中的服务主体包括哪些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我们的权益收到侵犯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向国家进行相关赔偿申请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支付赔偿金,辅助方式是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今天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科普关于我国国家赔偿中的服务主体包括哪些的知识。

  一、我国国家赔偿中的服务主体包括哪些

  在我国,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由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违法行为,损害与因果关系四个部分构成。

  (一)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行为主体或者说侵权行为主体是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即国家只对一定范围内的主体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按照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2章和第3章的规定,我国的侵权行为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两类。

  (二)职务违法行为。这一构成要件实际上包含了两项内容:一是致害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二是该执行职务的行为必须违法。

  (三)损害事实。由于确立国家赔偿的目的在于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因此,损害的发生是国家赔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

  (四)因果关系。即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损害事实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职权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国家则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我国国家赔偿分为哪几种方式

  (一)金钱赔偿:指在计算或者估算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支付的形式,给予受害人一定额度的金钱的赔偿方式。金钱赔偿的适用,一般应以不能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为前提。具体讲,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及生命健康权的;

  (2)侵犯受害人的财产权,其财产已经灭失、拍卖,恢复原状、返还财产已不可能的。

  (3)侵犯受害人的财产权,其财产已被损坏,不能恢复原状或者恢复有重大困难的;

  (4)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与法律规范相抵触的。

  (二)恢复原状:指负有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按照受害人的愿望和要求,将受害人的财产或者权利恢复原来状态的条件下才能适用。它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形:

  (1)应当返还的财产被损坏,能够恢复原状的;

  (2)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予以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3)恢复原状不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

  此外,国家赔偿中的恢复原状的适用范围比民事赔偿中恢复原状的使用范围要广,除了财产的恢复原状外,还包括权利的恢复原状,如恢复原居住地的户口、恢复职级。

  (三)返还财产:指赔偿义务机关将因其侵权行为的侵害而脱离受害人控制的财产,归还对该财产享有所有权、占有权的受害人的赔偿方式。返还财产的适用条件主要有:

  (1)原物存在;

  (2)比金钱赔偿更为便捷。如果原物已被运往外地或其下落需要查找,则不如金钱赔偿便捷。

  (3) 不影响公务。如果原物已用于公务活动,返还会影响公务活动时,应采用金钱赔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国国家赔偿中的服务主体包括哪些的相关法律内容,相信读者们应该对国家赔偿相关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还有更多法律疑问,欢迎访问找法网,我们有专门的律师免费为大家答疑解惑,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623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国家赔偿律师团,我在国家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