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特点有哪些

2021-05-03 12: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社会保障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社会保障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养老保险替代率是用来反映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确定合适的养老保险替代率目标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那么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特点有哪些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内容。

  一、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特点有哪些

  1、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

  2、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层次计算,它包括:个人退休时的养老金与其在职时工资收入之比;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行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行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地区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全国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与全国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五种。根据工作或研究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比值(比率)来说明个人、企业、行业、地区、全国养老金替代率状况、平均值、纵横向水平比较和变动趋势。

  3、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的养老制度。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造成了社会不公,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是当今不公正政策的典型代表。

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特点有哪些

  二、养老保险替代率所要遵循的原则

  我国未来养老金替代率调节的总体目标应当是首先保障城镇退休人员和农村老人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财政合理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标准,让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共享发展成果;逐步缩小养老金水平的阶层性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据此,未来我国调节养老金替代率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保障基本生活

  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机制,保障因年龄原因离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是养老保险的根本宗旨和功能。因此,保障老年人口基本生活的需要,是确定养老金替代率的“第一原则”。如同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样,何为“老年人口基本生活需要”,须经一套科学而繁杂的方法统计和计算后才能得出,实际上既难以做到又没有必要。各国可操作的办法则是根据一定的理念,以保障基本生活为基础,综合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工资物价水平、经济发展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得出大体可以为经验所接受的替代率。

  2、共享发展成果

  在养老金替代率调节的层面,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则,就是指在国民收入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和职工工资提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积极而又稳妥地提高养老金替代率,不仅有效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而且能够使大多数老年人口过上质量较高、有尊严的生活。

  三、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影响因素

  1、标养老金计发办;

  2、个人在职时的工资收入和企业缴费工资总额;

  3、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

  4、退休年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特点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主要受个人在职时的工资收入和企业缴费工资总额及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您对养老保险替代率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社会保障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292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社会保障法律师团,我在社会保障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